南陽市某縣一高斥資219.7萬元委托校外培訓機構承辦學校的2022年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主要提升高三的高考成績;并且承諾每增加錄取一人去清北兩校,對培訓機構增加獎勵50萬元。這真是奇聞了,學校的高考成績靠培訓機構就可以解決的嗎?按照學校給出的簽合同的時間距離高考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哪家培訓機構有這樣的能力把學生的成績拔高起來。學校與機構簽訂這樣的合同把辛辛苦苦的高三老師放到那里去了,高考成績是老師與學生辛苦三年得來的,到時候讓培訓機構摘了桃子了!
不管這么說,這是一樁奇聞怪事;學校的高考成績與學生和老師的三年努力是分不開的;還與生源質量有很大的關系。某縣一高按道理說生源質量不會差的,按照去年的高考成績清北有一人,一本上線了492人,就教學質量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為什么會出現天價的教學提升合同呢?關鍵這所高校確實比較富有,一下子可以斥資200多萬元的,一般的高中可能是沒有這樣的財力的。
關鍵是這樣的教育培訓機構是什么來頭呢?有什么能力在如此短時間內把教學質量做到質的提升,如果真有這樣的能力,估計200多萬是請不到的。決定高考成績的是長期學習與積累的結果,短時間內出現成績大飛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作為陪讀三年的家長來說,感覺是沒有任何可能實現的,每年有人把模擬卷說的再神奇,但是高考的試卷出來以后,很多猜卷壓卷的基本不說話了。高考試題除去基礎題,其他的出題方向是猜不到的。每年的高考試題其實都是一定新意在里面。這家培訓機構有什么能力做到呢?高考成績主要還是靠扎實的基礎與出色的個人能力與穩定的心理素質相結合的。其他的培訓說實話都是騙人的,校長難道會不知道嗎?
根據學校老師表述,這家培訓機構很多老師都第一次聽說,還有按照合同的內容,即使桐柏縣一高高考成績很一般,這家機構可以在三個月內穩賺140萬元,這樣的生意誰不會做呢?穩賺不賠的!從合同收費細節表看,收費可不是一般的高了,關鍵這些錢最后誰出,學生還是學校呢?按道理學校要支持這么大的開銷是需要主管部門的批復的,單憑學校是沒有能力支付200多萬元的款項的,其中的貓膩實在太多了,很多細節讓人產生不好的聯想了。
就這樣的一份教學提升協議,里面肯定有很多外人不知道的細節,具體問題只有當事單位知道了,還可能未來在某個時間點會爆發出來,就是這家神秘的培訓機構未來也可能會被揭開的,貓膩肯定有,就看什么時間被揭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