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黃曦 楊樂樂 鄧李娟)4月20日,藍山縣犁頭中心小學迎來了城北湘威學校的骨干教師隊伍,孩子們聆聽到兩節“來自城區”的語文課。新穎的教學設計和精彩的教學環節讓本來陌生的師生們迅速“打成一片”,送課下鄉的氛圍燃到頂點。
這是藍山縣實施城鄉結對幫扶的一個縮影,為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區優質學校的人才優勢、管理優勢、資源優勢,該縣多年來開展結對幫扶和送教下鄉活動,扶持農村薄弱學校建設,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送教下鄉是促進城鄉學校交流立竿見影的方式,也是我縣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常態化措施。”該縣教研室主任蔣繼祝表示,“為城鄉教師搭建交流溝通平臺,充分發揮骨干教師、黨員教師示范引領作用的主要做法,有效促進了雙方教師的教學互助,共同成長,也為鄉鎮學校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質的教學資源。”
據悉,除了送課下鄉,該縣還要求城區學校教師積極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脫貧戶、殘疾、低保、特困、邊緣等“五類”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在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對學生進行關心和指導;定期將學校的教學資源無償提供給被幫扶學校以供參考,在備課、教研、檢測等方面開展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同時,以選派中層干部到農村薄弱學校掛職或接受農村薄弱學校、村片小的負責人到城區優質學校跟班學習的方式幫助薄弱校完善辦學理念和管理制度,從學校管理上進行幫扶。通過結對幫扶,使農村薄弱學校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使每一個農村貧困學生在家門口享受更好的優質教育,從而實現城鄉學校均衡發展、同步發展和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