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緬懷物理化學家吳浩青院士 ----《科海追星》之二百七十六
世界開機在握,天涯點“腦”全知。離子高能活力續,“嵌入”精推鋰電池。情牽時代馳。
學業須堅基礎,嚴規最是恩師。九秩耕春播慧種,三尺講臺果萬枝。魂融華夏詩。
(《破陣子》—張飆)
今天是吳浩青院士(1914年4月22日—2010年7月18日)誕辰紀念日。他是中國電化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1984年他提出鋰電池的“嵌入反應機理”,得到學界公認,奠定了手機所用鋰電池的理論基礎,他也被稱為中國“鋰離子電池之父”。他畢生從事大學化學教學,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浩青70多年從未離開過三尺講臺,培養了近五十名研究生,其中有3位中科院院士。他對學生要求極為嚴格,曾給學生評出59.8分的試卷,非要讓他補考。他說,“幾十年來我對學生一直嚴格要求,因為只有這樣才是真正關愛學生,才能讓他們成才。”90華誕時,他說:“回想自己走過的90個春秋,從沒浪費時光,一直認真讀書做事,而且在教育界和科技界有很多學生,我非常開心!”
吳浩青參與兒童版《十萬個為什么》的編寫時,力求字字精審。一次寫到“沖奶粉”,特別強調奶粉是“分散”、而非“溶解”在水中。他說,“面向孩子的科普,那是啟蒙教育,有一點點的不精確,以后再想糾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