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一些學生老師喜歡聽到的消息
你們的校長也要去“上學”了
而且一上要上三年
他們要上課、趕作業,還有考試
昨天
海滄區成立校長成長學校
這也意味著:
從現在起的三年時間里
海滄區的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們
要從繁忙工作生活中抽出時間靜心讀書
每隔一段時間
他們要遠離都市喧囂
和專家一起激蕩辦學思想
熔煉管理智慧
……
海滄區教育局局長孫民云說
校長成長學校最終目的還是
為了孩子,為了教育
▲孫民云
1
為什么校長要上“學”?
為什么海滄要為校長辦一所“學校”?
昨天,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常設指導專家、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姚躍林從一個側面幫助人們了解校長成長學校成立的必要性。他說,不少校長被宣布為校長時,最開始是一臉茫然。
▲姚躍林
當了26年校長的姚躍林回憶起自己第一次當校長情形:26年前,他被找去談話,被任命為副校長。他當時是從普通老師直接“躍”到校長崗位上,他說,剛開始,我不知道當校長要干什么。所幸的是,他遇到一名優秀老校長,跟著老校長一步步成長起來。
姚躍林因此說,海滄成立校長成長學校,用了“成長”兩個字,是溫暖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校長太重要了。孫民云說,大家經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句話也許并不縝密,但所有人都不會否認,校長對于一所學校有多么重要,好的校長有時的確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周扣平說,還有一個背景,最近兩三年,海滄區有一批新辦學校,將有大批年輕干部走上校級崗位,他們需要有人告訴他們怎么做。
當然,不是說之前校長們就沒有被培養了,例如,此前,海滄區已經有發展中學校校長成長沙龍,邀請發展中學校校長和優質校校長共同交流探討。
昨天應邀為校長們上第一課的當代教育名家、特級教師任勇說,這幾年,廈門一些校長憑借自己的教育思想而小有名氣,相當一部分就是來自海滄。
換句話說,此次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是為了更加系統性地培養校長。
2
當校長很難嗎?
那么,當校長很難嗎?
真不容易!
當了六年的中學校長、九年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的孫民云掐指一算,至少有“五難”:
校長難就難在既要視之甚輕,也要視之甚重。
他說,一方面,校長要“視之甚輕”——就是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不要有任何的優越感,更不可以把校長當成“官”。孫民云認為,校長只有“視之甚輕”,才能將他人看得很重,才能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個老師,尊重、信任他人,以服務他人為樂。
但是,另一方面,他認為,校長要“視之甚重”——要意識到自己就是學校眾人的“鏡子”,一言一行都會對他人產生重要影響;還要明白校長很可能就是限制一所學校發展的天花板,你只有不斷地向上生長。
校長難就難在既要關照當下,又要著眼長遠。
所謂“關照當下”,指的是校長必須為學校現實的發展負責,讓學校贏得良好的口碑,讓師生有較為滿意幸福的校園生活,使他們對自己、對學校都能充滿信心。
但是,另一方面,他們要“著眼長遠”——不能只顧當下,不能急功近利。孫民云說,著眼長遠,校長才愿意在真正的文化建設上下功夫,才愿意坐冷板凳為未來奠基做事情。
校長難就難在既要傳承守正,又要創新開拓。
傳承守正,意思是:校長到任何一所學校任職,都應當尊重這所學校的歷史,尊重學校扎根的傳統和地方文化,此外,還要尊重教育規律,堅持教育本質,堅守教育底線。
但是,還要“創新開拓”——各種挑戰已經到來,不求新求變,絕無出路。
校長難就難在既要辦學效益,又要堅守價值。
辦學效益最重要的評價要素是教育質量,目前,最直觀的“學業表現”和“升學率”幾乎就成了“教育質量”的代名詞。孫民云說,實事求是地說,學校不能不重視這個相對的“教育質量”,這既是辦好學校的應有之義,也是對師生負責的應有之義。
但是,他認為,一位好校長,在追求效益的同時,必定會堅守應有的教育價值,例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也許就是真實的寫照,但這樣赤裸裸的提法是否太過功利?加班加點苦學苦干也許短期有效,但是否傷及師生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校長難就難在既要管好墻內,還要協調墻外。
孫民云說,圍墻內的事足夠讓一個負責任的校長操碎心。但是,如果校長只管圍墻內的事卻很難辦好學校。
……
某種角度看
這“五難”其實也是一位好校長的標準
3
校長成長學校要怎么做?
A
“班主任”是局長
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是一所虛擬的學校,掛在區教師進修學校。不過,周扣平說,運行不虛擬——組建兩個團隊:
校務委員會,海滄區教育局局長當主任。
專家指導團隊。
周扣平說,局長當校務委員會主任。某種角度上看,他是校長們的“班主任”。
更引人注目的是,海滄區昨天聘請了16名校長成長學校常設指導專家,他們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自己就是優秀中小學校長;從地域看,有本地,有外地。
來看看名單
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常設指導專家
1.李政濤(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任 勇(當代教育名家、特級教師)
3.黃金明(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4.金 輝(上海市東中學原校長、特級教師)
5.凌宗偉(全國優秀校長、特級教師)
6.姚躍林(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特級教師)
7.徐 明(江蘇省鎮江市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正高級教師)
8.徐旦澤(上海市人民政府督學、上海市松江區第六中學原校長)
9.王萬紅(上海市浦東新區昌邑小學校長)
10.朱永通(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福建部主任)
11.朱德江(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教研室主任、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12.王喆紅(廈門火炬學校校長)
13.陳榮藝(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書記、特級教師)
14.陳元章(海滄實驗中學校長)
15.黃馬福(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校長)
16.蔡穩良(廈門海滄區北附學校校長)
B
青年骨干也會參加校長成長學校
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目前有學員120多人左右,據介紹,海滄區所有中小學校級領導都要去學校上課之外,還會吸收一些青年骨干。
C
三名老校長“包干”新校長
昨天,在校長成長學校啟動儀式上,海滄區還成立“名校長工作室”。不過,和其他地區“名校長工作室”不一樣的是,三位被授予“名校長工作室”的校長,都是今年內要退休,他們分別是:
海滄實驗中學校長陳元章
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校長黃馬福
廈門海滄區北附學校校長蔡穩良
有人形容這招是“截胡”,即先把這些即將退休的優秀校長留住,為海滄教育做貢獻,采用的是包干制,一位校長包干幾所學校。
▲黃馬福(左二)、陳元章(左三)、蔡穩良(左四)
名校長包干表來了!
名校長工作室實施方案指出,名校長們要通過理論學習、課題研究、現場指導、過程跟蹤、交流研究等多種方式,對工作室成員指導培養。
名校長工作室采用“包干制”,即每位名校長負責幾所學校的現職校長或副校長。區教育局已經為名校長分配包干學校。
陳元章名校長工作室
陳元章名校長工作室成員:
1.海滄實驗中學 余 偉
2.海滄實驗中學 鄭 希
3.蕓景實驗中學 陸湘虹
4.海滄中學 顏愛華
5.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 謝 瀾
指導學校:
蕓景實驗中學、海滄中學、鼎美高中(籌建中)、臨港高中(籌建中)
黃馬福名校長工作室
黃馬福名校長工作室成員:
1.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王曉波
2.東瑤學校蔡坤耀
3.雙十中學庚西分校陳桂虹
4.蕓景實驗小學陳曉妙
5.貞岱小學盧漢忠
6.海滄中心小學林明全
指導學校:
東瑤學校、貞岱小學、雙十中學庚西分校、蕓景實驗小學、海滄中心小學
蔡穩良名校長工作室成員
蔡穩良名校長工作室成員:
1.北附學校蘇錦繡
2.東師理想實驗中學(東孚中學)鄭志平
3.東師理想實驗小學(東孚中心小學)陳輝影
4.馬鑾灣實驗小學林虹妹
5.東埔小學董建亮
6.鳳山小學蘇奇斌
指導學校:
東師理想實驗中學、東師理想實驗小學、東埔小學、鳳山小學、馬鑾灣實驗小學
D
既要讀書,還要做課題
那么,校長成長學校要學啥?
海滄區教育局將其概括為四個行動:
一、校長讀書學習行動
二、校長思想分享行動
三、校長專業研修行動
四、校長課題研究行動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的三年內,海滄區的校長要從繁忙工作生活中抽出時間靜心讀書;每隔一段時間,他們要遠離都市喧囂,和專家一起激蕩辦學思想,熔煉管理智慧……
姚躍林特別贊賞校長讀書學習的行動,他認為校長培訓第一步就是要引導校長學會讀書、學會學習,“一位不讀書、不思考還不動筆的校長,很難成為一名優秀校長”。
從四大行動看,海滄區校長成長學校不僅要上課,校長們還要“做作業”——專家團隊將研制校長閱讀書目清單,每年推薦必讀和選讀書目:每年校長至少閱讀2本統一推薦必讀書目,1-2本個人自選書目,此外,還有閱讀分享會等等。
作業還要打分——每年都要組織一次推動讀書優秀校長評選活動。
更重要的是,校長們要把課堂所學用到實際工作,每位校長或同一所學校校長團隊要確定一項研究課題進行研究探索,課題必須是近期自己學校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學校開課了!
昨天,校長成長學校成立后,馬上上課,任勇為校長們上了第一課“校長成長和學校發展的新走向”。
▲任勇
這個周末,校長們估計也休息不了了,他們要參加“基于學生發展的學校診斷”讀書分享會,從早上9:00到12:00。
這應該會成為今后三年海滄校長的常態。
期待海滄更加“嶄新”的校長,
更加“嶄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