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飯的時候翻了翻app,結果發現上面有一個帖子,竟然建議重組河北科技大學。左思右想,大概這位可能是河北科技大學的校友,所以才提出了這條華麗的個人設想。
看看內容是什么:以燕山大學為模板,重組河北科技大學打造成中國前二十的大學是有可能,在石家莊鹿泉選一座山建校,重點專業設置瞄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所有領域,新能源,新材料,機械工程,生命科學,微電子,AI,量子力學,合并河大,師大,農大,科大等相關學科。
一、網友發此“振聾發聵”建議的背景
猜測是在河北本土高校再次無緣雙一流高校的背景之下,覺得河北的高校實在是質量不行,深感無語,就思索河北高校提質的方法。
于是借鑒浙江大學起飛的先例,希望河北也能搞出一所超級大學來實現高校騰飛。
加之可能本身有河北科技大學的學生背景,于是就以河北科技大學為藍本了。
二、河北科技大學在河北的排名不佳
說到底,河北近年來對高校的扶持,河北科技大學真的并不是特別突出的。在經費方面就可以看出來,近幾年第一的一般都是河北師范大學,其次是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學,再次是位于天津的河北工業大學,次之是秦皇島的燕山大學。
就算挨個輪也到不了河北科技大學身上進行重組的。而目前來看,省內因為地處省會優勢,得到扶持最大的還是河北師范大學。已然超過了有省字號名頭的河北大學和河北本土上最好的高校燕山大學。
三、重組有多不現實,以至于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這位仁兄真是腦洞大開,把河北所有的高校都集中在石家莊鹿泉的山里。估計唯一解決的就是他心目中這所高校的所在地。
搬遷合并一所高校不是把瓶瓶罐罐挪過來就可以了。關鍵的還是人,人怎么安排。
光說校領導,這么多院系合并,好家伙閑置出來這么多位置,哪個領導沒點理想,會甘愿待個閑職。
高校的教師、教授怎么辦?把教師拉過來就解決了?老師們還有家屬,家屬怎么解決生活問題,合著直接讓人兩地分居最省事。
這純粹就是文人的瞎扯了,稍微有點現實的考量,也不至于想出如此離譜的設想來。
四、河北高校的發展之路何在?
也知道這位仁兄是好意,但是河北高校的發展之路并不是在合并上,而是在自身的發展上,自身不硬,集全省之力造出一所高校不是不能,只是杯水車薪,對于河北高校的整體水平沒有半分益處。
說到底還是河北的高校歷史的問題造成的。除了北京成為首都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天津變為直轄市的緣故。
1966年,河北省會遷離天津,先到保定,后至石家莊,導致河北的高校基礎大部分在天津成為直轄市之際分離,后在保定分離一小部分,導致石家莊的高校多而不強。
同時河北環繞京津,京津的虹吸效應對河北的影響太大,人才難以駐留。舉個本人自身的例子。2002年河北大學畢業,班級中33個人,12人去北京天津,8人留在石家莊,7人分散于河北省內各地,6人去了外省(大多為外省學籍學生)。
河北高校目前的現狀,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現有的本省高校發展好了,同時把部分希望寄托于雄安,盡力留住更多的人才為本省的建設發展貢獻力量。這樣才能形成促進經濟和高校發展的良性循環。
對于河北省高校的現狀,你怎么看?
圖源網絡,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