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面試官都是“閱人無數”的教授,他們很清楚學生的專業素養,某教授曾說:“為什么要設置研究生復試面試,因為一方面我們不想招傻子,另一方面我們想通過面試真正測試學生的專業能力”。
大多數人在導師面前,基本沒有決定性的差別。用學術圈的話說就說查重率過高,大白話叫你的簡歷我的簡歷好像都一樣。畢竟本科階段,大部分人連正兒八經的研究方法都不熟悉,很難有實質性的成果。要說論文的話,發在普刊上的老師不僅看不上,還有可能懷疑你買版面。
下面給大家歸類一下,復試現場有哪些錯誤的操作。
1、 專業知識考核
反感回答:毫無邏輯地背誦,約等于胡說八道。
比如本科室友面的浙大歷史系,讓你說說對魏晉時期部曲制度的看法。你確定要在老師面前背誦博士論文嗎? 老師不僅心里有數,也不喜歡浪費時間。
正確操作:提煉一個最硬核的觀點,去論述就OK。時間有限,拒絕長篇大論。
2、研究設想
反感回答:我暫時沒有太明確的想法,想進來以后跟著老師一起探索。
這個基本在檢驗你考研的動機。老師肯定知道有學生就圖個學歷,但是大家都遵守人艱不拆的默契。
正確操作:復試的時候一定要言之有物,一定要顯示出自己所做的準備,向老師證明你有能力當好研究生。
3、空談情懷
反感回答:我覺得我很適合這個專業,我就是喜歡這個專業才考研的。
你年紀也不小了,如果喜歡只是嘴上說說而已,顯得你有點渣。
正確操作:我的確喜歡這個專業,我研讀過這個領域幾位學者寫的書,同時也感覺自己的確缺乏正規的學術訓練,希望有幸在讀研階段得到老師提點。
4、觀點沖突
反感回答:現場跟老師上演學術爭鳴
有思想是好事,不如等過了這關慢慢談。不排除有欣賞此類學生的老師。
正確操作:感謝老師的建議,自己的認識也有加深,回去以后繼續琢磨這個問題。
在考研復試的過程中,導師選擇的不僅是自己的學生,同時也是自己的伙伴。所以在面試中一定要切記不要觸碰到導師“最反感”的那幾種回答。令導師反感的回答并不只有這幾個,應對的策略也是各有優劣,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對策,歡迎同學們評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