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青島大學在宣傳他們學校大四畢業生里,有一個男生宿舍一下子考上了10個研究生,覺得很了不起啊!
看看這些學生們考上的學校,大體是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以及青島大學。
說實話,這些學校基本屬于二線的重點學校吧。畢竟不是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那樣的一流名校。想考上其實也并不太難。
搞不懂,山東的很多高校,對于本科教育成功的界定,難道就是考上研究生嗎?
其實,無論是讀本科還是讀研究生,最終的目的還是就業,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而這些讀研的二線名校,其實可以去了解一下,就業也不見得有多好。
所以,建議像青島大學這樣的高校,應該改變一下培養學生的方向。
不要動不懂就說多少學生考上研究生,意義其實并不大。
關鍵還是本科就業率,能不能在本科畢業就找到好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說,考上公務員,就算是一條不錯的就業出路吧。
而現在很多公務員的職位,其實本科就夠用了,并不需要研究生。
此外,還有事業編也有不少崗位,只需要本科就夠用了。
所以對于培養本科生而言,考上10個二流學校的研究生,還不如培養10個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呢。
在這方面像青島大學之類的山東高校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究其原因是學校老師大多都是博士,沒有在社會上找過工作。就業的價值觀就是有偏頗的。
這些博士老師總覺得,本科生畢業了應該考碩士,碩士畢業應該考博士。其實是把就業的路越走越窄了。
試想一下,一個宿舍里真的培養出了10個公務員,若干年后這10個公務員里,總有那么一兩個可能職務會非常高。他們翻過身來對高校的發展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可能有人會說,把就業局限在公務員事業編也有些偏頗。
那么,作為高校,培養學生如何成為企業家,也比培養學生考上研究生更靠譜一些,可更現實一些。
總之,希望這些山東的高校不要動不動就把一個宿舍多少個人考上研究生,當做成績來宣傳。萬一這些研究生三年之后,找不到工作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