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發展高度,某種程度上取決于接受教育的高度,尤其是在近年來經濟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要想成為人上人,必須通過高考,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才更有可能成為有出息的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所以在孩子的培養問題上,家長們可謂嘔心瀝血,對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極其關注,一旦孩子出現學不會的地方,父母就會想方設法的“教”,誰都不愿意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家長們的心理很正常,也很正確,畢竟,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沒有學歷可以說寸步難行,高大上的崗位基本都對學歷有要求,大公司和大企業在招聘時,也都把學歷作為第一門檻,如果沒有學歷,哪怕能力再高強也很有可能被埋沒。
中考分流政策,讓家長們很是擔心
2021年,中考和高考都迎來了改革,特別是中考全新的錄取模式,讓本就緊繃神經的家長們更加壓力山大,教育部發布相關通知,提倡實現普高和職高的1比1招生,50%學生進入普高,剩余50%流入職高或者技校。
這則通知對家長們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初中畢業不過十五六歲,這個年齡已進入職高或者技校,意味著將來很可能完蛋了,畢竟職高和技校的學習氛圍和教學等,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使能培養出人才,也只是極個別。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本來中考錄取率就已經一降再降了,現在更好,從本就很低的60%降低到了50%,中考難度越來越大,哪怕學生成績再好,只要排名在后面的50%里,就得被迫進入職高或者技校,那些在初中階段后知后覺的學生們,很有可能要被“耽誤”了。
擔心孩子流入“職高”,家長們發出強烈呼吁
毫不客氣地說,沒有家長愿意孩子進入職高或者技校,但凡有的選,絕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按部就班的中考,高考,然后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隨隨便便上幾年職高,就直接進入社會工作。
可中考錄取率越來越低,無論學生學習怎樣努力,總有更多的人要被迫進入職高,初中學生們可能還比較懵懂,家長們卻早已憂心仲仲了,為了不讓孩子流入職高,許多家長發出強烈的呼吁:希望可以取消中考分流!
在家長們看來,實現學生分流并非不行,但在中考之后就分流未免有些過早了,完全可以等到高考以后,等學生們年滿18歲,再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且在多接受了三年文化教育后,再去學習職業技術,也更有利于將來的就業和發展。
家長們的考慮屬實很到位,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地聽聽家長們的意見和聲音,并且對于家長們的呼吁進行了相關回復。
聽聽官方怎么回復
針對廣大家長強烈呼吁“取消中考分流”一事,教育部有關人員作出回應了,在采訪中,官方有關人員表示:目前教育部門還沒有正式頒布普高與職高的1比1招生,只是發出呼吁,并沒有強制要求,很多省份的中考錄取率也并未低至50%,只是提倡接近50%罷了。
連日來愁眉不展的家長們,在聽到教育部門有關人員的回復以后,終于舒了口氣,起碼不用對中考分流的問題過分擔心了,哪怕中考錄取率只是高了10%,也能滿足一大部分學生進入普通高中的需求。
不過學生和家長也不能過度放松,畢竟中考錄取率越來越低是大勢所趨,教育部門也在提倡錄取率接近50%,考高中的難度還是不小的,特別是對于想進入重點高中學習的學生而言,家長們依然要做好監督工作,鼓勵和督促初中學生認真學習。
職高和技校的教學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其實以現在的就業大環境來看,并非只有本科畢業生才能找到工作,也并非技術人才很難就業,家長們之所以擔心孩子上職高,除卻以后的工作種類外,職高和技校的教學水平及管理方式,才是真正讓人擔心的地方。
了解的人都知道,大多職高和技校全是“三不管”,不管學生學習成績,不管學生生活習慣,不管學生的將來和前途,只負責收學費和發畢業證,國家之所以提倡普職高1比1招生,也是為了加大對技術類人才的培養力度,社會的發展不僅需要理論類人才,也需要技術類人才。
可看看當前的職高和技校,真的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技術類人才嗎?即便有教學質量較高的,也只是其中極少數罷了,要想改變家長們的觀念,職高和技校還得從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
如今,“雙減”如一顆炸彈,讓家長陷入迷茫,有的家長“先喜后憂”,喜的是可以節省一大筆補課費,憂的是自家的經濟條件不能像有錢人家可以給孩子請私教。高中的學習節奏更是面臨更加的急促,中考和高考更是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其實完全不必擔心,與其讓孩子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種輔導班,不如靜下心來,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