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試競爭越來越激烈,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內卷的程度。2022年研究生考試高分考生扎堆,不少應屆生都敗興而歸,而一位八戰上岸的往屆生卻引發關注。
2022年高校研究生考試擬錄取結果相繼出爐,很多落榜的考生還在糾結是選擇繼續二戰,還是趁早就業。畢竟下一屆研究生考生競爭難度,與今年相比,或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事實證明,只要心懷夢想,人生就有機會絕處逢生。
天津一41歲菜販,歷時14年八戰考研成功上岸
據大數據統計,人類最適合學習的年齡段在青春期左右,也就是高中到大學畢業這個階段。此時學生的記憶力,和各項身體素質都達到巔峰狀態。再加上此時的學生幾乎沒有經濟負擔,可以心無旁騖地專心學習。
很多大學生想著畢業后一邊工作一邊也能準備考研,事到臨頭才發現,一旦走出校園就會身不由己。各種生活和工作中的瑣碎事情,都會擾亂心緒,很難再全情投入,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這也就是非脫產的往屆生,很難有機會能考上研究生的原因。
正當2022屆考研黨抱怨今年分數內卷之時,江西師范大學擬錄取名單公布,復試排名第一的考生,竟然是來自天津的一位特殊的往屆生單良。
之所以特殊主要是因為他今年已經41歲了,而且以往的工作經驗看起來與考研絲毫不相關。從小他就有一個考研究生的夢想,但是因為現實所迫,一直沒有安心讀書的機會。
按理說,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何分別?單良一邊忙著照顧家人,一邊工作,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也沒有放棄自學的習慣。他當過保安,做過門衛,現在是一名普通的菜販。白天忙著為生活奔走,晚上便囊螢映雪。
他先是通過夜大拿到專升本的學歷后,又歷經14年的臥薪嘗膽,前后一共報考了8次研究生考試,終于在今年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不過網友們在佩服單良之余,又在為他的未來感到擔憂。
單良發展前景卻不容樂觀,41歲考研還有意義嗎?
如今應屆大學生努力考研究生,多半是為了畢業后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畢竟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尤其是雙非大學畢業的本科生,學歷含金量不夠,只能靠提升學歷來脫穎而出。
即便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就業時也沒有想象中那么有優越感。考公務員或教師編制,也有遵守35歲定律。尤其是一些往屆生考研,畢業后年齡都偏大,找工作時很容易因此而吃虧。
一般體制內工作,報名對年齡的要求都是35歲以下。企業更是如此,很多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就業時,如果年齡偏大,還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反而不如剛畢業的應屆生有競爭力。
此外,江西師范大學屬于雙非院校,即便是碩士研究生在就業時也不會特別占優勢。所以網友替單良同學擔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待到他畢業那年,一位雙非大學的44歲碩士應屆生,想考體制內工作幾乎沒有希望了,大廠幾乎也很難。
如此來看,單良努力克服困難努力14年考研上岸還有意義嗎?而且考研與讀研有很大區別,碩士研究生想要順利畢業,還要有一定的科研精神,不知道過往從事多年基層工作的菜販單良,能否順利畢業。大家真心不想在3年后看到他失望的樣子。
筆者有話說
很多家長從小就在啟發學生,要為自己的人生設立一個努力的目標,構建一個偉大的夢想,并堅持不懈地去努力。有了目標自然就不會被眼前的困難阻攔,反而會激發學生的潛能,為生活帶來希望。
單良就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可惜他沒有出生在一個適合學習的家庭環境中。只能在工作后,為自己創造學習的條件,即使在備考的過程中,工作和學習之余還要照顧病重的家人,他依舊沒有放棄學習。他沒有報過輔導班,只能通過網上的視頻資料自學。
單良隨身攜帶英語單詞,家里的墻上貼滿了學習資料。他的目標十分堅定,所以他也堅信眼前的困難都是暫時的,此生一定有機會考上研究生。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或許對他本人來說,努力的過程遠比結果更有意義。
有的學生學習是以就業為目的,而單良的學習目標僅僅是向往象牙塔的氛圍而已。至于未來的路,在自己腳下,能走到哪里還要看以后的成績。既然他能在41歲這一年創造了一個奇跡,說不定未來他還會向世人展示更多的驚喜。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41歲菜販堅持考研一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