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點評黃埔區12所新建學校。
為什么隔了那么久才出第二篇?
允悲,豆媽也快被娃在家上網課逼瘋了!
被迫居家辦公不說,豆媽不得不兼任課程助手、德育老師等職責,特別是體育課,一會兒要幫忙舉著攝像頭,動態追蹤孩子鍛煉的身影,一會兒要幫忙鋪瑜伽墊,對樓下的投訴陪笑臉說對不起。
當然,還要一天做三頓飯,孩子吃得還挺多,豆媽的工作效率不知有沒有平日的1/3,只能靠延長工作時間苦苦支撐……
吐完苦水,現在言歸正傳。
說起黃埔區今年新增的12所公辦學校,當然不能不提今年一口氣在黃埔新添兩所公辦學校的廣外教育集團。
在廣州有兩所學校被簡稱為“廣外”,常常被人混淆:
一所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高校;
另一所為廣州外國語學校,是完全中學,而廣外教育集團,為前者名下。
丨來源廣州房產攝
在黃埔新添兩所公辦廣外教育集團,是個什么底細?
二三十年前,廣外外校是一頂一牛校
廣外教育集團在2010年成立,而該教育集團第一所學校,是1993年開辦的廣外附設外語學校(下簡稱為“廣外外校”)。
這所十二年一貫制的民辦學校,當年幾乎是最早一批民辦學校。
當年,后來名震羊城的一眾一線民校都還未誕生,廣外外校可以說是一頂一牛校——當然,收費也很牛。
有曾經就讀的學生家長,回憶十幾年前廣外外校的學費情況:“一年的學費、住宿費、伙食費大概要七八萬元,如果算上假期參加學校組織的國外游學,一年開銷至少十幾萬元。如果是讀準備出國留學的國際部,收費更貴。”
丨來源公共圖庫
當時一年七八萬元的學雜費是什么概念?
同時期起步不久,后來逐漸上升到一線的民校,2010年時的年收費為兩萬元左右,人傻錢多的情況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當年的廣外外校之所以能實現這樣的學費價碼,確實是因為當時的口碑不俗,每年還有不少學生被保送到清北,某些年份保送清北的學生人數,竟然比華附還多。
幾乎每年有保送生,為何還被吐槽?
這幾年,廣外外校保送清北的學生人數雖然有所下降,但大多數年份還是有一個。比如說, 2020年和2021年都各有一名學生被保送北大。
而在2020年,同在廣州,華附有5人保送清北,二中有兩人,執信有一人;到2021年,華附和二中各兩人、廣大附一人,參照同期其他學校的保送情況,看起來廣外外校的成績是不是還不錯?
丨來源公共圖庫
實際上,廣外外校近年來的成績,卻一直被吐槽不夠牛。
因為,華附、二中、執信、廣大附們所獲得的保送清北資格,和廣外外校所獲得的保送清北資格,含金量完全不同。此清北不同彼清北?請讓豆媽細細道來——
目前,我國規定的保送高校的資格主要有四類:
一是參加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新信息五大學科奧賽并成為國家集訓隊隊員;
二是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三是公安英烈子女;
四是獲得全國前三或亞洲前六或世界前八的運動員。
還有些更小眾的門類豆媽就不贅言了。
具體到保送清北,基本上只有通過第一或第二種途徑,不過兩者也完全不同。
丨來源公共圖庫
首先是在高校可選擇專業的廣度和熱門度不同,通過第一種資格保送清北的學生,可以選擇理科或工科的許多專業,選擇面比較廣,而且很多都是大廠愿意以百萬元年薪聘請的專業,部分專業往年高考,要在全省物理類考生當中,全省排名前100都未必能被錄取;
而通過第二種資格保送的學生,可以選擇的往往是外語專業,其中又以不那么熱門的小語種為主,下面這個表是北京大學2022年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招收的外語專業保送生專業情況。
從上表不難看出,小語種專業占了大多數,這些專業往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未必比得上部分985院校的熱門專業。
其次是面向的高中生群體不同。
第一類可以面向所有的高中生。只要你足夠牛,取得了上述五大學科競賽中國家集訓隊的資格,那你高一或者高二也可以直接被保送,能取得這類資格的人一年全國就頂多200多個。
第二類只能面對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中的高中生,廣東省只有廣外外校和深圳外國語學校兩家都資格。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知名如華附、省實,想要爭奪清北的保送名額,也必須在公田中分一杯羹。
而廣外外校則有自己競爭小得多的自留地,在廣東范圍內只需要和深圳外國語學校競爭,連我們熟知的廣州外國語學校都無法染指!
為什么如今名聲大噪的廣州外國語學校沒有資格?
只能說,因為錯的時間。廣州外國語學校2010年才復辦,此時教育部早就已經圈定了全國各地有推薦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錯過了便可能是永遠錯過了。
每年一名清北外語保送生的成績怎么樣?對標深圳外國語,因外語特長被保送的學生近幾年每年約有七個。
本來握有一手好牌,卻被打得…
廣外外校的好牌還不僅僅指有保送清北的私家小徑可走,還有保送類似復旦、上海交大、人大、北航、武大以及廣東的中大、華工這種985名校外語專業的資格,可以說除了高考,這所學校入讀知名高校有大多數其他學校所沒有的捷徑。
有了這樣本身還不錯的一手好牌,本來應該可以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讀,實際上近幾年來該校的高考成績卻是乏善可陳。
以2021年的高考成績來看,路邊社的消息顯示,該校特控率58.68%,本科率 99.05%。
這樣的成績怎么樣?去年廣州前八所特控率全部在90%以上,廣外、天外等名校也都全部突破了90%。就連天河中學、南武中學這種在區內只能排第三名左右的學校,這一指標也在60%以上。
即便是教育基礎較為薄弱的黃埔區,玉巖中學去年的特控率也比廣外外校高一點。
教育這種東西,容易形成良性循環,也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廣外外校這幾年的教育水平雖然不好用“每況愈下”來形容,但在其他學校都在快速崛起的當下,卻多少有點“逆水行舟”的意味。
借用前廣外外校學生家長的話來說:“外校現在這個樣子真的挺讓我想不到的。”
充足的外語學習時間
與豐富的第二課堂
當然,廣外外校能每個學生都收取近10萬元的學費,肯定也不是沒有優勢的。
有該校的家長告訴豆媽,這里小學語數英三門課每周的課時都比普通學校多一些,特別是外語,采用的是比廣州統一采用的科教版更難一點的朗文教材,課時是每周六節。另外有兩堂外教課。
第二課堂的選擇也非常多,藝術、體育、科技類別的都有
客觀評價的話,廣外外校的素質教育開展得還是不錯的,比公辦學校要好就不用說了,比很多民辦學校也好很多。
如果說,孩子未來不一定走國內的中考和高考路線,又或者準備讀外語專業或者是藝術類專業,那廣外外校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準備讀外語專業的,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保送名額,爭取不到的話還可以繼續走高考路線,等于比別多了一次機會。
因此,也有人說,這所學校的特控率沒那么高,是因為最優秀的一批人已經有了保送資格。
廣外系黃埔兩所新學校要怎么看?
可能有人會問,不是說要介紹廣外教育集團在黃埔區的兩所公辦學校嗎?
為什么花了如此多的篇章介紹廣外外校?實不相瞞,廣外外校是廣外教育集團的旗艦學校,從它的特色和辦學水平,可以看出廣外教育集團的總體水平。
廣外教育集團近些年也在快速發展中,光是在廣外教育集團的官網,就能看到下面這么多不同的學校
而且,黃埔的這兩所新學校以及即將在番禺區品秀星瀚開辦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還未在列!
可以說,廣外教育集團這個大家庭也真是足夠大的,目前在廣州主流的教育集團當中,也就只有廣大附教育集團有比它略大的規模了。
因為很多學校都是新學校,而且很多都是在廣東其他城市的學校,豆媽也未曾去過,原本想點擊這些分校的圖標,逐一細看過各學校詳細的情形,實際情況卻是,上述圖標多半不能跳轉得到該校的網址:有的無法正常打開,有的則是跳轉會原來的網頁。
誠然,現在看公眾號的人越來越多,看官網的人越來越少,但豆媽覺得,作為一所學校的臉面,作為自己向社會公眾展示自己的舞臺,官網還是值得好好運營的。
豆媽仔細觀察了一下,開辦得比較早、口碑還可以的幾所學校的網站都是有內容的,因此豆媽只能懷著小心眼揣測,這些還沒建好網站的學校,估計實在是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可以說。
廣外教育集團大規模擴張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除了少數學校以外,這些學校開辦的時間還不長,所以網頁的缺失,其實也可以理解。
鑒于集團內還有這么多嗷嗷待哺的幼年學校,廣外教育集團能向黃埔這兩所新學些派出的團隊估計即便有,也會很迷你。
同是廣外系,這家可能比那家好些
那么,具體到廣外系在黃埔新辦的兩所學校,具體成色又如何?我們先來看看兩所學校的招生范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為筆村舊改項目配建的九年制學校。
其小學部招生服務范圍為筆村舊改住宅項目(包括富力新城)、筆村社區、東區社區、新東社區范圍內符合政策的戶籍適齡兒童。
初中部招生擬與東區中學組團,以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收東區小學符合政策的小學畢業生以及筆村舊改住宅項目、筆村社區、東區社區、新東社區服務地段的其他符合政策的小學畢業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屬科學城實驗學校靠近香雪地鐵站,為品秀星樾配建的九年制學校。
該校小學部招生服務范圍為品秀星樾小區符合政策的戶籍適齡兒童,有學位余量的情況下接受附近片區戶籍地段生備選。初中部招生服務范圍為品秀星樾小區符合政策的小學畢業生。
好吧,豆媽又要用老套路了:廣外科學城學校的生源更純粹一點,理論上來說,更容易出成績。
可能有的粉絲會說,怎么還搞“生源純粹”這種老套路?
丨來源視覺中國,已授權
豆媽在這里說得更詳細一點,順便回復一下本系列第一篇文章的部分評論。
有部分粉絲對“生源純粹”這個詞比較反感,他們認為,說有回遷村民的學校生源就叫“不夠純粹”,難道村民就比買商品房的蠢一些嗎?
豆媽從來沒有這個意思,恰恰相反,在廣州的城中村里,豆媽見過許許多多的聰明人,村長級別的人更不是一般的聰明。
那為什么豆媽還是說村民子女占比較大的學校生源就不夠純粹?
因為舊改后的城中村村民,不少人都手握十套八套住房,不少人輕輕松松月入數萬元。
以文沖村石化路以西片區為例,豆媽曾經和當地一位村民聊過天,他說他家回遷分了十套住宅,一套用于自住,其余九套用于出租,每套一個月可以租4500元。
也就是說,一個月啥都不干就可以收租超過4萬元,每天一睡醒就有一千多塊錢到賬——這還沒算村里的分紅。
這樣的收入比絕大多數苦讀12年考入985高校的大學畢業生都要好不只是一點點,妥妥的年薪50萬!
丨躺贏,來源視覺中國,已授權
而據他描述,像他這樣的家庭只能說是一般般,村里分到十幾二十套房子的也有。
將心比心,豆媽自認為自己已經算是一個比較自律的人,但如果每個月都有這樣的固定收入,豆媽定然也不會像如今這樣每天努力搬磚,大人尚且如此,更沒有自制力的小孩又會怎么樣?肯定會讓自己更舒服的方式去讀書。
可能又有人會說,珠江新城很多金領都是年薪百萬級別的,可人家的孩子依然那么拼,你憑什么斷定人家年收入50萬的村民子女就會選擇躺平?
NO!NO!NO!此年薪不同彼年薪,珠江新城這些年薪過百萬的人,很多都是靠自己幼年苦讀、青年中年苦拼而得到如今優渥的生活,這和村民的躺贏的方式完全不同。
要知道,大多數人都有路徑依賴,如果當年自己是靠苦讀才得到了如今的收入與地位,那他一定會深深認可“苦讀”這種模式,在不自覺當中,也會多多少少地把這種價值觀傳遞給自己的下一代;
反之,如果自己每天摸著麻將、打著游戲也能獲得不菲的收入,又如何說服下一代要放棄享樂去苦讀?
當然,村民里面也有勤奮苦讀自律的人,豆媽見過,但真的不是主流。
而在黃埔區買商品房的人當中多半是新廣州人,和老廣州相比,他們在學習、工作上的付出往往更多,有人可能是苦讀多年才從十八線小城鎮乃至是山區拼搏到廣州,因此他們大概率會鞭策自己的子女同樣“不負韶光,砥礪前行”。
丨如履薄冰,來源視覺中國,已授權
此外,品秀星樾比較靠近香雪和科學城中心區,離地鐵站也近一些有大戶型產品,對吸引附近的公務員以白領有優勢;
富力新城其實已經位于科學城和老黃埔兩個板塊的交界處,離地鐵站很遠,就地理位置上來說,也不太有利于吸引黃埔區的公務員群體和科學城中心區的白領人群。
所以,對這兩所學校的未來,豆媽認為無論從生源結構還是地理位置來講,廣外科學城學校都要更占優一些,只要不出一些特別的幺蛾子,五六年后當有不錯的成績。
至于廣外黃埔學校的情況,雖然生源不是很純粹,但無論如何,掛著“廣外”這副招牌,再加上黃埔區比較有錢,老師工資為全市最高之一(還很可能不要“之一”),至少新招聘的老師素質還是有保障的。
學校的大致情況,可以參考已經開學的位于大壯名城內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
剩下這些學校,都有自己的參照系
在12所新辦的公辦學校當中,還有幾所豆媽未曾點評,但這些大致都有自己的參照系。
位于文沖地鐵站旁、萬科城市之光配套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開發區實驗小學,可以參照同門的位于大壯名城內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因為兩者情況很相似,都是舊改項目,也靠近地鐵站。
唯一不確定的是,該校只有小學,小升初大概率會參加黃埔區第一組的搖號,組內的初中不算特別好。
富力南馳富頤華庭配套的廣大附中黃埔實驗學校西校區也與此相似,但是不靠近地鐵站,不過因為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因初中可以直升,無需搖位的折騰,比較適合圖省事的人。
五礦壹云臺小區配套小學由長嶺居小學管理,未來可參考長嶺居小學,也是屬于生源較為純粹,有望進入良性循環的學校,該校雖然沒有指定的直升,但大概率進入長嶺居所在的第四組或第五組,學校總體不壞。
知識城內的兩所新學校,豆媽覺得沒什么可以說的,看看招生地段你就明白了。
廣州知識城第一小學招生服務范圍為:金坑村委、均和村委范圍內符合政策的適齡少年兒童,有學位余量的情況下接受附近片區戶籍地段生備選。
時代印記小區配套小學招生服務范圍為:時代印記小區、紅衛村委范圍內符合政策的適齡少年兒童。
若說到這次黃埔區新增的公辦學校,最大的亮點可能是有民辦改為公辦的兩所——廣州市二中蘇元實驗學校和廣大附中黃埔實驗學校東校區。
為什么?下一期豆媽再和你細細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