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
平時,我們不免會與學生產生矛盾,尤其是遇到正當青春期的孩子。當被學生一句話說到語塞時,我們應該怎樣做?看這位老師的故事——
課間跑操,我仍然覺得體育委員趙禾的帶操口號喊得不夠響亮,我便沖著他的方向大喊:“趙禾,你聲音再大一點。”之所以用“喊”的,是因為跟操時,和他分別在班級隊伍的前后對角線,隔著五十多個人,不喊是真的聽不見。
沒想到跑操結束后,趙禾走向我,對我撂下一句話:“我不想干了。”
同學們都怔住了,這是以前沒有過的情況。
趙禾情緒激動地說:“我感冒好幾天了,我已經盡力喊了,嗓子都快啞了,這活誰想干誰干吧。”
還不等我反應過來,旁邊他的一個關系很好的同學小聲嘀咕了一句:“你喊喊試試。”我知道這個“你”是指我,周圍同學尷尬地笑了。
我當時火一下子就竄上來了,也有點生氣地說:“你感冒了,可以早說啊,你說不干就不干?不行!你找到替代你的人再說。”
大家不歡而散。
回到辦公室,我心情不好,坐在那里一直在想這件事。
有點棘手的是,有同學當時就站在他那一邊,其他同學里也肯定認為趙禾很“厲害”,敢當著班主任的面撂挑子。他們這個年齡,叛逆是一種受歡迎的“特質”,尤其是反抗權威——老師和家長。
以后如果再遇到類似情況,其他班委或同學也有樣學樣,說不干就不干,我要怎么辦?這事必須有個交代,于是我決定開班會。
我先把整件事復盤了一遍,想想在哪個環節出的問題,我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教育效果。
當天下午的自習課,我進班環視了一下全班同學,緩緩地說:“今天的事大家都看到了,趙禾同學不想干體委工作了,有同學就推薦我頂上。”
聽到這里,同學們都笑了,我看氛圍不錯,繼續說:“大家想必都聽過一句懟人的話——你行你上啊,沒想到這句話有一天用到了我身上。”
同學們大笑。
這時我話鋒一轉:“可是我還真是不能上呢。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大家要各司其職,我有我的職責,班干部有班干部的職責。我負責跟操,觀察大家的出操情況;體委負責集合、整隊、喊口號。我怎么能去搶體委的工作呢?”
班里頓時安靜了。我接著說:“老師發現問題為什么不能說呢?有特殊原因大家可以解釋,咱好好溝通。像今天,趙禾同學身體不舒服,他只要跑操結束后跟我說一聲,我完全能理解,但他不是這樣做的。他被情緒控制,直接說不干了。而另一個同學就幫腔‘你行你上啊’,這實在是用錯了地方,因為這既否定了自己的工作,也否定了別人的努力。
我很尊重咱們班每一個同學,但尊重并不是完全的‘一團和氣’,老師會指出問題,會批評錯處。跑操喊口號是一個挺辛苦的工作,兩圈下來特別費嗓子,但這個工作又特別重要。趙禾同學喊口號的聲音的確不大,我跑在隊伍后面都經常聽不到,不知道該邁哪只腳。之前我和他專門溝通過,還建議他如果喊累了可以吹哨,不必每個節拍都做全,中間可以停一拍,但是聲音一定要出來。
同學們的步伐整齊與否,精氣神高昂與否,都跟他的聲音大小和節奏有直接關系。每個人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有自尊心但不能有玻璃心。”
同學們陷入沉思,我反問一句:“如果老師上課聲音有點小,有同學希望老師聲音再大一點,這時我卻說你行你上啊,那是不是很不好呢?”同學們會意地笑了。
班會課就這樣結束了。
第二天,我讓趙禾同學來辦公室,跟他解釋了我當時為什么沖他大喊,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做得也不對。不過隨后他說暫時不想干體委了,并找到了一個備選人。我同意了,并告訴他這是合理的辭職方式。
大約一個月后,年級舉行跑操比賽。我找到趙禾,請他在這次比賽中喊口號,新體委負責整頓隊形,兩人搭配,齊心協力完成這次比賽。他欣然答應。跑操過程很順利,班級如愿拿到了一等獎。我專門表揚了他倆和全班同學,趙禾認真地聽著,眼睛亮亮的。
孩子們都想得到老師的認可,老師也是一樣。當我們再遇到像“你行你上啊”這樣情緒化的語言時,不如借此機會告訴孩子應該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解。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泰安第二中學)
文章作者|王星慧
微信編輯|宋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