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降低是很多國家近年面臨的問題,2021年,韓國總人口甚至出現了負增長,2021年韓國相較2020年人口約減少9萬人。2020年則比前一年減少3.3萬人。中國2021年人口出生率是自1949年以來最低,山西、河北、上海等多個省區的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對許多家庭來說,育兒成本都不是一筆小數目。生育會使適育青年背負沉重的經濟壓力,疫情也導致人們承擔更多的經濟風險,使得生育這件事充滿不確定性。
中國育兒成本在家庭支出中占比很高
美國投行杰富瑞集團一項研究顯示,以將孩子撫養至18歲的費用所占人均GDP的比率作為標準,韓國是育兒成本最高的國家。其后是中國,美國與日本在前14名中的中間位置。
中國每個家庭將孩子撫養成人的平均費用約為7.5萬美元,比起美國等國家其實是比較低的,但是研究者說:“如果將數據調整為與人均收入的對比值,中國就會成為育兒成本最高昂的國家之一。”
中國的育兒成本主要集中在教育與照顧兒童方面。據研究者稱,中國的絕大多數學齡前兒童由民辦機構提供服務。而且與許多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大部分家長會支付子女在高校的學費與生活費,平均約為2.2萬美元。很多西方國家的高校生會申請助學貸款支付這一時期的費用。
中韓出臺了更多激勵生育的政策
世界經歷過人口爆炸的時期,過度增長的人口對社會經濟無疑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人口的負增長同樣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減少、經濟低迷等一系列弊端。
降低育兒成本則與鼓勵生育息息相關。許多國家都會在出生率低的時期激勵生育,20世紀以后,韓國就出臺了許多鼓勵措施,生育補貼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韓國總統文在寅就在任職時頒布法令,每個孩子出生,父母可以得到200萬韓幣(1.2萬人民幣)的產前補貼。從出生到孩子滿一周歲,還可以每個月領到30萬韓幣的育兒費。
中國多個地區也出臺了激勵政策,比如新增育兒假期、延長配偶護理假等。中國還在促進發展社區托育服務設施。教育部也在推行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鼓勵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提供延時照看。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