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國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教師群體作為教育的靈魂任務,也備受社會大眾所關注。近年來,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報考教資,成為一名教師。
教師工作穩定,每年都會有非常多的畢業生投身于教育事業,但很多人成為教師后,才發現原來教師的工作并不輕松,而且在薪資待遇也并不是別人眼里的那樣好。
教師“待遇”有所調整,各地區已相繼實施
這兩年教育政策發生了很多調整,成為教師的門檻越來越高,而且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師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改變。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不少教師反映工作時間變長了,甚至有時要連續工作12小時,回家后還要回復家長信息。
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可賺的錢還是那么多,有些女教師表示連照顧自家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了。針對教師的現狀,教育部門也相當重視,并且也把工作重點放到了提高教師福利待遇方面上。
終于教師群體迎來了好消息,教育部門明確提出:將提高教師福利待遇,義務階段教師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收入標準,調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教師在公立醫院體檢和部分景區旅游時,可享有半價優惠,甚至免費的福利。雖然不能像公務員一樣有過節禮,但此項改革也在生活中對教師形成了無形的幫助和尊重。
第二點:將住房保障體系納入到教師福利中。這項政策主要是針對農村教師的,鄉村學校教學環境和生活條件都比較差,要更加完善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
第三點:提高農村教師補貼標準,鄉村教師存在大量缺口,不少畢業生不愿意去農村當教師,不僅是環境惡劣,收入也相對城市教師低。有了多一點的補貼,可以幫助農村教師緩解一些壓力。
此次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學生到農村執教。已經有部分地區相繼開始實施新的調整政策,不少農村老師表示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大學生報考農村教師有什么好處
雖然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報考教資,可報考農村教師的學生卻很少,很多學生寧愿二戰也不愿意去農村當老師,其實到農村當老師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好處的。
年輕優質的教師到農村去,通過創新的教育方法,可以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合適的教育,提高農村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農村艱苦條件的磨練,可以培養教師的工作能力,良好品格和實干精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進步,教育公平。
而且農村教師評職稱更容易,農村教師在評職稱的時候不用考英語,計算機,評審也比較輕松,隨著教育部對農村教育得越來越重視,農村教師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優惠政策。
大學生進入教師隊伍,需要做好思想準備
我國的師范生越來越多,在就業壓力非常大的今天,不少學生都想投身于教育行業,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其實教師的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輕松。
有些老師平均每天3節課,4節課,而一線教師的話,一天基本上是滿課,對教師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很多教師都有或多或少的職業病。
除了上課之外,老師還要提前備課,課后延時服務后,教師的下班時間也變得更晚了。班主任老師的任務最重,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操心班級里的大事小情。
同學們鬧矛盾需要老師解決,學生心理,情緒上有所變動,也要老師及時去疏導,還要和家長們進行溝通以及一些工作上的壓力,可以說老師到了學校以后精神就要緊繃著,心理負擔很大。
很多人看到的是老師工作穩定,休息時間長,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其實每個老師背后都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和努力。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生,有些老師可能連照顧自己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屬于自己的時間了,總之教師的工作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雖然教師的工作并不簡單,但作為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意義重大,理應享受優質的福利待遇,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互動話題:關于教師的工作,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