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沒煩惱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一期
最好的教育是榜樣示范
身教勝過言教,最好的教育是榜樣示范。倘若我們走在前頭以身作則,對孩子提出要求的底氣自然也就足了,有底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即便沒有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示范,自己學起來很必要
01
總體來看,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在家學習,更容易滋生消極情緒。倘若你沒有去單位上班,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身為家長的你也不妨讀讀書,看看報,做點同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
如此,孩子內心會更加寧靜,一些小的走動,諸如上廁所喝水的頻率也會下降。
02
網絡世界浩瀚無邊,信息真假難辨,極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作為家長,要多給孩子傳播官方的、真實的信息,過濾情緒宣泄的文字,推送理性思辨的文章,和孩子一起收看高價值的影視節目,從源頭上進行把關,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
學校的那些事門兒要清
03
作為家長,要同步關注學校的信息,了解學校的要求,知道學校是如何組織教學的。唯有了解,才有可能幫扶。這并不是要求家長大包大攬,而是從旁觀察,做好補臺的準備,必要的時候提醒監督。你上心了,孩子也重視。你不重視,孩子隨意的可能性大增。
走進看看,勝過千言萬語
04
無數實踐證明,有監督的學習行為,往往更高效。作為家長,有必要履行觀察,提醒,反饋的職責,否則,學習容易徒具形式,缺乏實效。
走進并非走近,而是一種零距離接觸,深入其中,包含兩層意思。
走進房間,看看有沒有在聽課,聽課的狀態是不是良好,有沒有做課堂筆記。
翻開作業本看一看,看看書寫的數量,初步了解完成的質量,你無須是專業的人才,但你只要打開他們的作業,翻開他們的書籍,基本上能了解八九不離十。
幫助樹立遠大志向
05
一些家長認為,樹立遠大志向是學校的任務。其實,家庭也承擔同樣的任務。遠大志向是孩子的學習動力保持持久的重要因素。
那么,該如何做呢?
引導孩子“掃一屋”。家長可以設立一個“家庭記事板”,讓孩子看到家庭中的問題,定期分享,聽聽孩子是如何看待和解決家庭中的問題。
引導孩子“觀天下”。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動力會發生改變。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當國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時候,在遇到兩難選擇的時候,能更堅定、不糾結、不迷茫。
從小樹立志向對孩子的意志品質、眼界和思維方式都會有很好的啟蒙。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你的世界不僅有學習,還有外面的生活,幫助孩子慢慢地懂得:什么叫“尊重知識、敬畏自然”;“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挺身而出、臨危不懼”;“責任擔當、積極作為”。同時,也要讓孩子意識到,社會上也有百態人生,明白什么叫“疏忽大意、畏手畏腳”;“推波助瀾、沒有立場”;“見利忘義,沒有底線”。
+++ END +++
編制 | 校辦公室 闞洪蘭
審核 | 龐曉陽
監制 | 郭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