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學生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快樂學習的能力,能從學習本身獲得莫大快樂。二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自己的學習。這也是我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應該使學生第一愛上學習,做知識的戀人,第二學會自學,做知識的主人。相反,如果使學生成了知識的仇人兼仆人,則是教育的最大失敗。
不要試圖規劃孩子的一生
糊涂的雄心
現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顆雄心,要親手安排好孩子的整個未來,從入學、升學到工作、出國,從買房、買車到結婚、生子,皆未雨綢繆,為之預籌資金,乃至親自上陣拼搏,覺得這樣才是盡了責任。
但是,他的未來,一半掌握在上天的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應對外在遭遇的心態和能力。對于前一半,你們完全無能為力,只能為他祈禱。
對于后一半,你們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給他以正確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正優秀,從而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倘若你們不在這方面下功夫,結果培養出了一個心智上的弱者,則我可斷定,有朝一日你們必定會發現,你們現在為他的苦心經營全都是白費力氣。
做好監護人即可安心
做父母的要明白,無論多么心肝寶貝,孩子也只是暫時寄養在你們這里的,你們只能做孩子的暫時監護人。我不只是指孩子遲早會長大,獨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將到來,你們再舍不得也不可能與之同行。
我的意思比這深刻得多。
不管父母多么精心地設計和運作,孩子的未來并不聽從你們的安排,往往還使你們大吃一驚。
所以,父母的職責是做好監護人,給孩子身心成長一個好的環境,做到了這一點即可安心。至于孩子將來終于走了一條怎樣的路,那不是你們能支配的,榮耀不是你們的功勞,黯淡不是你們的過錯。
不做應試教育的同謀
家長不可犯立場錯誤
今天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應試教育綁架,許多家長身不由己地成為應試教育的仆役,有少數家長甚至自覺地充當應試教育的幫兇和打手。
家長們的普遍心理是怕孩子在應試競爭中落后,在他們看來,學校在應試上越下力氣,孩子就越占便宜,而減輕功課負擔則意味著孩子吃虧。
應試教育對孩子身心的損害有目共睹,猶如兩軍對壘,一邊是應試教育,一邊是孩子,我的呼吁是:家長啊,你不可犯立場錯誤,一定要站對隊,堅定地站在孩子這一邊,保護孩子盡量少受應試教育的損害。
如果你在家庭里還充當應試教育的警察,孩子真是沒有喘氣的地方了。
把賭注下在素質教育這一邊
應試體制實際上把所有學生和家長逼入了一個賭局,一邊是應試教育,另一邊是素質教育,看你把賭注下在哪一邊。現在的情況是,絕大多數人把賭注完全押在了應試教育上,竭盡全力成為贏家。
在我看來,這樣做的風險其實更大,如果贏了,不過是升學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輸了,就輸得盡光。
相反,把賭注下在素質教育這一邊,適當兼顧應試,即使最后在升學上遭遇一點挫折,素質上的收獲卻是無人能剝奪的,必將在整個人生中長久發生作用。
其實,根據我的體會,只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質,應試會是相當輕松的事。智力是一種綜合素質,其效果也一定會體現在需要運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課和考試。
所以,以素質的優秀為目標,把應試的成功當作副產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以平常心看待應試成績
在現行應試教育體制下,好的家庭教育對于學校教育應該起到兩個作用。一是給素質教育加分,以彌補學校里素質教育的缺失。這當然要求家長自身具備較高的素質,從而能夠在課外閱讀、興趣培養、藝術熏陶等方面給孩子以影響和指導。二是給應試教育減負,以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功課壓力,家長至少不應該再加壓,在課外給孩子加上各種培訓班、補課班的重負。家長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應試成績,也會使孩子在心理上輕松不少。
相反,家長的緊張心理和苛責行為往往是籠罩在孩子心靈上的最濃重的陰影,是導致孩子痛苦乃至崩潰的直接原因。
孩子學習不快樂,教育已經失敗
好學生應該具備兩種能力
我心目中的好學生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快樂學習的能力,能從學習本身獲得莫大快樂。二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安排自己的學習。這也是我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應該使學生第一愛上學習,做知識的戀人,第二學會自學,做知識的主人。
相反,如果使學生成了知識的仇人兼仆人,則是教育的最大失敗。
應試教育本質上是反智育的
一個人做事是出于興趣,還是出于強制,效果大不一樣。
出于興趣做事,心情愉快,頭腦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強制做事,心情沮喪,頭腦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學習就更是如此了。
因為學習是純粹的智力活動,如果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動本身的快樂,學習就會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遺憾的是,這正是今天多數學生的狀況。
情況本來不該是這樣的
人有智力稟賦,這種稟賦需要得到生長和運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傾向。學生之所以視學習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應試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壓抑智力活動的,本質上是反智育的。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