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是學生時期最美好的階段,課業負擔相對較輕,也沒有生活壓力,是享受青春的最佳時機。很多過來人給出的忠告,可能學生當時無法理解,畢業后才懂得現實的殘酷。
在家長心中,“早戀”和“玩游戲”向來是最容易耽誤學習的事情。但是大學生就不同了,進入大學校園后,學習壓力相對減輕了不少,再加上學生已經年滿18周歲,家長不僅不會阻止學生談戀愛,反而還有點小期待。
男大學生寧愿玩游戲,也不想追女生?
對于一部分家長來說,學生獨自到外地上大學,自然會擔心不已,生怕學生自己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沒有了家長的陪伴,學生難免會在學習之余感到孤獨。如果能遇到知心的異性朋友,能夠在學習方面互幫互助,生活上互相照顧,一起從校服到婚紗也是極好的。
不過眼下大學生的想法卻發生了變化,以前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就迫不及待地想開展一段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情,也不枉辛辛苦苦考上大學。無論畢業后是否有結果,至少過程是美好的值得回憶的。
00后大學生仿佛思想成熟了許多,從他們看好鐵飯碗工作,就能看出來,他們更喜歡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非常嚴峻了,學歷內卷的現象,讓很多大學生不敢放松警惕。
很多學生從大一開始就為考研做準備,即使偶爾有短暫的休息,也不想用在談戀愛上。尤其是男大學生,學習之余追女生,既要花心思,又要花錢。本來就沒有經濟來源,一旦追女生就會給家長帶來經濟壓力,而且還未必有結果,還不如在寢室打游戲更自在。
高考前,家長們提起早戀一事如談虎色變,學生的看法看似成熟了,實際上還是略顯稚嫩。如今的家長反而看開了,若真是為日后做打算,大學期間還是應該盡量嘗試開始一段校園戀情。
“抓緊時間在大學里處對象”,家長的忠告太現實
高考前,家長不讓學生談戀愛,主要是因為學生年紀還小,又大考當前,不應該分散精力。而高考后,一切塵埃落定,學習文化課不應該是唯一的目標。比起學生的成績,現在的家長更希望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一位男大學生表示,家長天天催他抓緊時間在大學里處個對象。他有些理解不了,自己年齡也不大,還沒有畢業,為啥家長這么著急。上大學處對象比考研都重要?
話說回來,那些畢業后還沒有談戀愛的男學生,很后悔自己錯過了好機會。大學里的感情相對更加純粹,而且學生彼此間更容易有共同話題和興趣,也更容易找到門當戶對的朋友。
然而一旦畢業走入社會,剛畢業的學生沒有經濟基礎,工作崗位幾乎都處于基層。女生可以憑借年齡優勢,找到比在學校里更好的資源。而男學生就不同了,剛參加工作,自由的時間很少,工資也不高,很難有機會去追求真愛,等在職場上站穩腳跟,也老大不小了。
如果學生在大學期間有了穩定的感情,畢業后就可以一起為未來打拼,或者先成家再立業,沒有了后顧之憂,家長也就能少操心。可惜家長的忠告,很多學生不理解,畢業后才發現現實太殘酷了。
筆者有話說
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在上學期間,找到理想的另一半。畢竟彼此知根知底,而且雙方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學生和對方家長的素質也有一定保證。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在大學期間能接觸到的女同學,可能是能力范圍內最好的選擇了。
筆者認為,家長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感情的事不要勉強,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畢竟目前大學生的考研和就業的壓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學生有上進心是好事,家長還是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不要過多加以干涉。
大學生無論想不想在校園里發展戀情,主要看緣分。家長可以表面態度,并適當進行戀愛心理教育,以免學生在感情方面走彎路,影響健康的心態。
此外,學校也可以增設類似的心理課程,指導學生如何處理戀情或人際關系當中出現的問題,這或許比專業課更能讓學生受益終生。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應該鼓勵大學生談戀愛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