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太美了!”“哇!我看到了北斗七星!”“快看,這是月面的靜海嗎?”入夜,奇臺縣二中的操場上正開展著一場天文觀測活動。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讓原本靜謐的校園霎時充滿了活力。“請大家抬起頭,留心觀察!”福建援疆教師陳磊用力招呼著孩子們。是啊,當你抬頭仰望星空,你將看到一個嶄新的世界!
這是福州分指援疆教師們利用學校物理實驗室的天文望遠鏡建立的“校園天文社團”里的一幕。課余飯后,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星望月,記錄月相,收獲滿滿。入疆以來,秉承著“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傳統作風,福州市第一批“組團式”援疆支教隊結合福州沿海省會城市“數字化”創新優勢,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帶動受援地學校開展了以“科創點亮夢想”為主題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校園科技創新活動。
在福州分指和奇臺縣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支教隊與當地教師一起組建了“奇臺二中夢想創客工坊”。福州市骨干教師、2016年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東南區裁判長、福州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優秀教練陳磊帶領大家緊鑼密鼓地在校內建起了“校園創客實踐室”,以學生社團活動為平臺開設了“AI編程”“機器人競賽”等校本創客課程,填補了多項奇臺縣青少年校園科技活動的空白。
教育援疆,示范為先。團隊引入“創新、創造、創業”為核心的創客精神,在校園創客科技活動中提出了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動手實踐,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管理-實踐-創新”三維模式,鼓勵學生把新奇的創意想法變為現實,充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新模式讓人耳目一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個多月來的科創社團活動讓孩子們深有體會,八年級10班的禹潔同學在學習筆記中寫道:“機器人社團課大大拓展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也深刻體會到團結協作對于一個團隊的重要性。”八年級7班的王嘉誠同學也收獲很大 :“在AI編程課上,我學到了編程的基本要領,學會了基本的程序設置方法,不但鍛煉了動手能力,還體會到科技對生活的改變,讓我更加堅定努力學習、追求夢想的信心。”
提高新疆受援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新疆教育造血能力,是教育部“組團式”支教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科創點亮夢想”活動的深入開展,福州援疆支教隊將進一步與受援學校教師緊密協作,以科技創新、學生實踐為抓手,激發廣大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推進受援地學校的素質教育全面開展。
我們期待,在福州、奇臺兩地教師的密切協作、共同努力下,東西部協作“組團式”教育援疆支教工作能夠踏著科技創新活動的新風,開啟一段嶄新的篇章!
|先鋒944新媒體出品
|來源:福建省援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