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爭”中,醫護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紛紛走到了疫情防控的一線,成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一道堅強防線。
為關心關愛奮斗在抗疫一線的人員子女,解除抗疫先鋒們的后顧之憂,六安一中東校區迅速行動起來,開展一系列關愛行動,做好抗疫最強后援。
“無論如何,一線抗疫醫護人員子女線上教學問題一定要幫忙解決!” 學校對老師們提出了“硬”要求。學校通過QQ群、微信工作群,號召黨員同志、廣大教師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加入到關愛行動中,班主任、老師們對這樣的“特殊人員”家庭進行了全面摸排,為這些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子女進行線上輔導功課、心理健康疏導,以實際行動提供支援,讓投身防疫一線的“逆行者”安心工作。
高二(1)班范亞妮同學的媽媽是醫院護士,侯明月同學的家長是社區工作人員……班主任鳳成友老師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不僅給前線的“戰士”母親送去了溫暖的問候,還第一時間做起了孩子的臨時“云端家長”。
居家學習的孩子,每天都會有新的情況出現。鳳成友老師采取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勉勵孩子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晚上十點,高二(15)班釘釘群有“情況”,學生反饋作業中的部分習題不會。陳飛老師放下手中的備課筆記,耐心地為學生一對一開視頻講解。
“這是簡答題部分……”高三(12)班班主任王健老師準點與學生線上相會,通過微信、釘釘線上批改作業,一對一視頻答疑。
這段時間,周霞老師成了這些孩子特殊時期的“家長”,建立專門微信群,指導孩子每天完成線上相關課程,實時指導答疑,幫助解決孩子父母不在身邊時遇到的學習問題,做到及時查漏補缺,保證每一個孩子線上學習效果。她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收發著各種防疫信息、學習材料,將重要信息及時告知每位同學,確保每個孩子居家學習地順利。
高三(4)班全體老師除了每天完成線上的課程直播、作業批改以外,課余時間,班主任許云銳和志愿者老師們和孩子們進行“一對一”電話連線交流。對學生的學習作息安排和學法進行指導和強調,并疏導學生長期在家的消極情緒,鼓勵孩子們勇敢面對當前的困難,積極調整心態、適應當前特殊的學習模式。
面對家長在抗疫一線經受的各種考驗,孩子們時刻惦記,情緒起伏較大。吳孝恒老師發揮教師專業優勢,通過釘釘直播間,為孩子們上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用專業與愛心做好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維護,及時疏導解決他們因遠離父母可能導致的心理問題,努力做“最美逆行者”堅強的后盾。
作為從事音樂教育的專業教師,顧巨勝老師覺得有責任幫助大家實實在在地做一點什么,通過開設特殊的公開課,為抗疫一線的人員子女提供音樂課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為在疫情中困頓的孩子送去精神的光亮,音樂的滋養,希望的力量。”顧巨勝說。
體育組、美術組的老師們也紛紛加入到志愿者團隊,體育組老師們收羅熱門教學資源讓學生跟練視頻,每天釘釘發布體育鍛煉任務鼓勵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美術組老師們利用網上查找的小視頻或者網絡微課,給同學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視頻,確保學生能上好每一節美術課。
近期,因疫情防控要求,部分學生需要留校學習,校領導、班主任、任課老師們全天陪伴,學校還為留校學生每人派發2斤橘子,為留校低血糖學生準備了糖果。老師們通過一起談心、一起做體育運動等方式,驅逐他們的孤獨和焦慮。同時,老師們還錄制了學生在校視頻發送給父母,為他們加油助威。
雖不見面,老師的關懷依然時刻暖心!高二(5)班班主任張潔老師得知“留守小孩”因為買不到菜,吃了幾天掛面,心疼不已,“我明天從平臺給你買點菜送過去。”“你會燒飯,會做菜嗎?”“你家有米嗎?”當看到學生回復“會的”,老師這才放心。
張潔老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見慣了太多疫情期間偷懶耍滑、好吃懶做、跟父母慪氣、跟老師斗智斗勇、不按時聽課交作業的學生,突然發現還有些學生竟然獨自一人在家,因為買不到菜天天只能吃掛面,又怕麻煩我還不好意思跟我說,我聽著聽著都快哭了……愿霧盡風暖,我們早點共赴春光!
六安一中東校區教師們溫暖在線,用心陪伴,把這份“特別的愛”給予“特別的學生”,讓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切實感受到學校與社會給予的堅實保障。
前方有你,后方有我
你們守護著人民的健康
我們守護著你們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