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小的時候就被父母灌輸了清北這兩個機構的觀念。于是,這兩個字就在學生心中扎下了根。別人問學生以后想考哪個大學的時候,學生都會回答清華北大。其實他們也不知道要達到什么樣的好成績才能進這兩個機構的大門。
2022年,參加高考的學生人數預計將超過1100萬。目前全國有2688所高校,985只有39所,其中清北名列前茅,每年能考上985院校的學生不到總人數的2%。這樣能考上清北的不到1%,幾乎都是市級的學霸。稱之為萬里挑一也不為過。
招收留學生引起了國內學生的不滿。十年努力不如一個國籍?
清北是很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存在,也是其他高校的風向標,起著引領作用。關于任何機構的評價,清北一直都是第一或者第二。在雙一流評價中,有實力自建學科,能考上這兩所大學的學生,不僅有名校光環,還能享受到優于其他院校的資源和待遇。清北畢業生也是各大企業爭奪的“香椿”。
然而,清北近年來調整的一項制度卻讓學生們大失所望。
早在2017年,清華就已經免除了外國留學生的筆試,只要通過復試就可以入學,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三年后,北大效仿清華,免除外地考生筆試。這一系列做法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降低清北門檻招收留學生對國內考生不公平。十年苦讀不如有一個國籍?當反對的聲音愈演愈烈時,清北的校辦官方也做出了回應。
官方回應降低門檻的行為。
在學生們的不滿聲中,官方出面給予了答復,稱清北雖然免除了外國學生的筆試,但并不是廣招,而是在名額的基礎上選拔的。外國學生需要滿足申請條件才有資格進入。即使官方這樣回應,一些學生還是很難接受。
有同學認為筆試也是檢驗學生能力水平的方式之一,是國內考生通過高考的必經之路。雖然留學生接受的教育與國內學生接受的應試教育不同,但很多學生仍然認為這種做法不公平。
除了學生對清北的做法不滿,也有網友擔心,如果有國內考生想利用這個制度,先移民國外,再利用國外身份,免試考上清北,不僅對國內考生不公平,還會讓清北的學生復雜化,學歷含金量也可能受到影響。
對此,官方也表示將嚴格審查留學生的入學資格。如果中國的考生移民國外,會對移民和實際留學年限進行考察,也會對學籍進行比對,避免個別學生不規范入學。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清北畢業的學生,學歷光環很強。雙頂、985、211大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大概率享受學歷帶來的優勢,在考研和就業上更受青睞。非大學生要正視自己學歷的不足。如果他們想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他們可以通過提高學歷來實現,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實現。
很多大專院校的學生,在意識到自己學歷的不足后,會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每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都在增加。
有同學認為只有985、211大學的研究生才能算是真正提升學歷,但是考研難,985、211大學的研究生數量甚至有限。很多都是通過保險研究上岸的。如果他們沒有把握,最好不要報考,以免上岸失敗,也會影響考生的信心。
如果同學們覺得考研太難或者太費時間,可以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成績。還可以考取一些專業證書,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就業上更有優勢,更快地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總結:清華和北大作為國內頂尖的大學,在招收留學生的時候都會慎重考慮,為了保證自己的金字招牌和生源質量。不是什么樣的學生都能進這兩所大學,即使考核方式不同,也會優中選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