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大學 發文稱,為保障學生不因經濟原因影響學業,對全校3.6萬余名本科生進行大數據分析,以飯卡消費情況為樣本,對比困難生信息庫,結合學生綜合表現,最終“算”出3606名需要幫助的同學。
學校主動尋找需要幫助的同學用心用情,實施精準資助,讓更多困難同學能得到幫助,這一暖心之舉不僅能解決貧困大學生實際經濟困難,又能保護他們隱私,讓受助者更有尊嚴。
和傳統申請相比,這不僅是照顧到了貧困學生的自尊,也是學校從‘被動’資助到‘主動’資助的一種轉變,傳統的助學金申請方式會讓申請人感到繁瑣,也并不精準,能否獲得資助,主要取決于申請人的性格或對公益資源的態度,而不取決于申請人是否是真的貧困,而這種新的資助篩選方式更加科學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