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的推行,給很多家庭減輕了不少壓力,也讓孩子不必再奔走于家庭、學校和補習班之間,無形中減輕了很多負擔。
但考慮到很多家長沒有條件安排孩子下午放學之后的課后時間,“課后延時通知”應運而生。
這項服務一般采用“5+2”的模式實行——每周5天,孩子在學校接受2小時的延時服務。
這兩個小時的內容沒有統一的規定,學校可以自行安排,一般包括作業輔導、興趣課程等形式,但原則上不能補習學科知識。
也就是說,課后延時服務一方面能夠為廣大家長排憂解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從其初衷來看,是一件值得推崇的改革。
然而,在課后延時服務實施近一年來,很多家長和學生卻產生了不少抱怨,不少家長甚至還呼吁取消課后延時服務,這主要與以下幾方面原因有關。
課后延時服務給家庭生活帶來了不便
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需要在下班后去學校接孩子,課后延時服務在方便一部分家長的同時,卻給其他家長造成了困擾。
家長一般會在下午6點以后接到孩子,如果家庭住址離學校較遠,回到家可能已經快7點了。
之后家長才開始做飯、處理家務,忙完了各種瑣事,往往已經到了晚上9點以后,想要和孩子談談心、交流一下思想都有心無力,更別提輔導孩子的學習了。
更不用說冬季天黑得較早,室外溫度又很低,接送孩子也成了一件苦差事,難怪很多家長會發牢騷。
課后延時服務可能讓孩子滋生厭學心理
孩子早上8點到學校學習,下午6點放學,除去中午的休息時間,每天在校時間超過了8個小時。
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來說,這種長時間的學習活動不利于身心健康。
在接受課后延時服務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饑腸轆轆,卻沒有辦法及時補充營養。還有的孩子早已精神疲憊、心不在焉,接受作業輔導的效果自然不會理想。
、
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孩子難免會產生厭學心理,在學校學習積極性不高,回到家里還會出現“報復式玩耍”的情況——無論家長怎么督促,他們都不愿意拿起書本學習。
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但不會提升,反而還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課后延時服務的付出不如回報
課后延時服務并不是無償服務,家長還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筆者的女兒上四年級,上學期課后延時服務費用是四百多元。相比于昂貴的校外服務,這筆錢確實不多,但不少家長卻認為“性價比”不高。
因為每次問孩子通過課后延時服務獲得了哪些提高,孩子都是懵懵懂懂的,感覺孩子付出了時間,家長付出了金錢,老師付出了耐心,卻沒能取得預期的回報。
課后延時服務會被取消嗎
正是因為這方方面面的原因,家長們才會期盼課后延時服務被取消。如今教育部也聽取了家長的呼聲,給出了側面回應。
看到這幾點后,我們就會知道,課后延時服務暫時是不會取消的。
不過家長也不必對此感到失望,因為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會有所改進,可供孩子選擇的特色課程也會有所增加,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提升。
而且經費問題也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可以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
總之,課后延時服務的初衷是有利于家庭的,通過不斷地優化和改進,它的一些不足也會得到彌補,家長不必過于抵觸,而是可以想辦法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共同推動孩子的進步。
比如,我們可以讓孩子集中精力在學校高效、優質地完成作業,回家后可以安排休息時間,讓孩子緊繃的神經得到充分的放松。
再如,我們可以和家庭成員協調好接送問題,一方負責接孩子回家,另一方處理好”后勤“工作,讓孩子一回家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也能節省下不少時間。
還有,我們可以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詢問他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有哪些收獲,或是遇到了哪些困難,之后我們可以將這些問題反映給老師,看看能不能做一些必要的調整,以改善孩子的學習效果。
你對提升課后延時服務的效果還有哪些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哦。
關鍵詞: 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