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祝瑤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立項名單。據悉,項目從2021年8月啟動,共有347家企業提交項目申報。經專家審核、立項單位信息核查等系列工作,最終確定了第一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名單。
在獲批的項目名單中,阿里巴巴國際站一共獲批了225個就業育人項目,在本次所有參與企業中,位居第二。項目合作內容包括定向人才培養培訓、就業實習基地和人力資源提升這三種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形式,其中,本次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合作就業育人項目的高校多達96家。
四川外國語大學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共同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活動。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的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將達到1076萬人,比上一年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對此,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門都已經行動起來,部署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進一步推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見習工作。阿里國際站積極參與到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當中,為“穩就業”力所能及地貢獻綿薄之力。
事實上,在校企聯動和推動就業方面,阿里巴巴國際站一直非常重視,并且堅持長期主義,持續投入。
2015年起,阿里巴巴國際站啟動了跨境電商人才培育項目,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跨境電商運營等專業培訓。2020年初,教育部職業培訓“1+X”項目確認,阿里巴巴國際站為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人才獨家培訓評價組織。截至目前,國際站已與全國547所高校合作,累計培養35萬多名跨境電商專業人才。
2021年5月,阿里巴巴國際站還聯合清華大學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B2B數據運營職業技能標準》。
這不僅國內首個經過教育部認證的國際跨境電商人才標準,據數據顯示,已有近2萬名高校畢業生,通過上述項目拿到跨境電商人才證書,其中50%以上的畢業生就業之后的首個訂單超過1萬美金。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