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十余載,為了什么?是為了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將來能有一份穩定且薪資高的工作。除了實現人生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填飽肚子。畢竟理想和成就都建立在吃飽穿暖之上。
提到退休,或許不少人會覺得與大學生還有很遠的距離,其實不然,大學生畢業后選擇一份心儀的工作與幾十年后的退休有著密切的關系,退休金的多少,更是決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大學生、公務員、教師比較關注退休話題,有人提議“延遲退”休,預計在2022年開始啟動,在2027年開始實施,面對這樣的提議,各個行業的員工有著不同的想法,可以說是議論紛紛。
延遲退休大方向基本敲定,70后人員可以放下心來
關于延遲退休的提議,意見最大的就是大學生,因為還未畢業就面臨著要多工作幾年,這肯定是大家都不想要的結果,如果這個提議真的板上釘釘,那當下的大學生必然會趕上,所受的影響最大。
之后又有人提出工齡退休,這一提議受到了公務員和教師支持,按照工齡退休可以領到很可觀的退休金,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但是很快這一提議遭到了否定,就我國目前的形式發展來看,工齡退休并不適合,綜合來看延遲退休是最有可能實施的。
最受影響的是當下的大學生,最不受影響的就是70后,因為現階段70后已經達到了50歲,即將退休,即使實施延遲退休,也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真正的落實。
而且延遲退休并不會直接延遲到五年,需要循序漸進的。因此70后的教師和公務員都不會受到影響。
延遲退休真正實施后,年輕的教師會受到哪些影響?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教師是一個神圣而又偉大的職業,每天的工作很繁忙,并不是大家認為的只有授課而已,他們需要備考、研究學術、做好校領導交代的任務,和家長的溝通。這些都是需要耗費體力和腦力的。
如果延遲退休實施,就代表著剛入教師崗的90后教師,將面臨著60歲仍要繼續辛苦工作的情況,那么對于多數教師來說,身體能否受的住呢?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大家應該理性看待相關部門頒發的任何政策,都是根據社會的發展,國家的發展而制定的,希望大家給以理解和支持。
關于“延遲退休”,白巖松提出“新方案”
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如果老年人不能及時退休,那么年輕人的再就業機會就會更少,沒有“新鮮血液”進入到企業,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白巖松對此問題提出了新的建議,提倡“自愿延遲退休”,也就是說可以按照個人意愿選擇及時退休或者延遲幾年退休。
比如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齡,覺得自己身體健朗,精神狀態很好,可以在工作崗位中繼續發光發亮,那就可以申請再就業。
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再就業,那就選擇及時退休,為年輕人騰出就業機會。這一提議獲得了很多人的點贊。自愿延遲退休對教師崗位來說好處十分的多,年紀大的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并使用高科技教具和新型的教學模式,那么就可以提前退休,并不影響自己退休金的領取。
有些教師臨近退休時,自己的職稱比較高,想再多領幾年工資,并且自己教學水平也比較好,能繼續勝任教師這份工作,就可以繼續實現人生價值,也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還有一部分教師,自己在崗位上忙碌了大半輩子,將自己畢生的精力都貢獻在教師崗位上,突然退休,自己反而覺得“閑不住”。
可以按照自己的個人意愿申請去教學水平不高的學校助教,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年輕的教師,“老帶新”可以更好地幫助年輕教師在教師崗位上快速成長。
使用新型教學工具或許老教師不如年輕的教師,但是輪教學經驗,老教師更有發言權,畢竟是幾十年的工作積累,沉淀下來的都是寶貴的經驗。
教育部發聲,加強物理化和歷史愛國主義考試占比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要想國富民強,數理化才是重中之重。
越來越多的地方高考開始推行“3+1+2模式”,數理化學科將會越來越重要。如現在很多比較好的大學專業,大多數需要數理化的知識。而且從小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可以拉開和同齡人的差距。
教育部表示:“現在學生過于重視英語,但是英語就業出去,工作卻比學物理、數學出去的學生難找工作!”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