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愛玩游戲,卻沉迷在各類競賽中,從小到大拿獎拿到手軟。17歲的年紀,已經通過了出國留學的八項考試,其中還有五門是滿分!
她被稱為“神童”,高考后收到8所世界級名校的offer。最終她選擇了麻省理工,同時承諾學成后一定回到祖國為國效力。
本期勵志人物紀就帶大家了解神童丁雯琪的故事。
2004年,丁雯琪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她的父母是工科高材生,非常重視對女兒的教育,雖然工作很忙,但兩人一直交替著輔導孩子啟蒙和讀書。在父母的帶領下,丁雯琪很小就識字了。
認識了字,她就自己拿了父母準備的幼兒讀物閱讀。一開始她讀得很慢,時不時還會遇見不認識的字,所以她一有不知道的就去問父母,父母耐心為她解答的同時,意識到了女兒異于同齡人的求知欲,于是又早早地教會了她漢語拼音。
不久后,丁雯琪就能一個人獨立讀書了,不需要再問父母這是什么意思。而這時候,她幾乎可以捧著書在書桌前安安靜靜地坐一個下午,這對于幼年貪玩的孩子來說十分難能可貴。
等到丁雯琪進入幼兒園時,她才接觸到一些娛樂活動。但是幼兒園老師講的課程幾乎都是父母已經教過她的。所以這個時候,父母為她安排的書法班和鋼琴班讓她十分有興趣。
丁雯琪本來就是沉得下心的性子,在練習書法時也能安安穩穩地坐著,比書法班里很多小學生的表現都出色。一開始她還會因為手上沒勁而寫不好筆畫,但是她出乎常人的勤奮,使她的進步越來越大,慢慢超越了興趣班的其他同學。鋼琴課上也是一樣,她年齡最小,卻受老師表揚最多。
這時候,父母確實意識到女兒十分有天賦,于是對她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而在丁雯琪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父母所要求的,他們自己會以身作則,這讓丁雯琪從中獲益良多。
小孩子天性貪玩,尤其是在進入幼兒園后,接觸到很多同齡的小伙伴后,丁雯琪也不例外。每次從幼兒園回到家,她會想和鄰居的小朋友先玩一會兒再練琴練字。但此時,父母會教導她,做事不能拖沓,先完成正事再去玩。
而丁雯琪寫作業或者練琴練字時,父母總會有一個人陪在她身邊,雖不做任何的指導,但他們也會在一旁安安靜靜地讀書,久而久之,丁雯琪也養成了做事不拖沓的習慣,也不那么貪玩了。
在父母的教導下,丁雯琪在小學的學習也游刃有余。雖然才七八歲的年紀,但丁雯琪已經有好幾年的學習經歷了,她也能靜得下心聽講,課后也及時完成作業,成績很快名列前茅,不僅被各科老師表揚,還在家長會上被班主任夸贊過。此后丁雯琪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成了同學眼中的學霸。
后來,丁雯琪主動向父母提出要學習舞蹈,父母也非常支持。在父母的培養,更甚至是在丁雯琪自己的要求下,她成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姑娘。
等到丁雯琪上五年級的時候,父母教她制定每天的學習和生活計劃,教她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起初,中午是丁雯琪的“娛樂時間”,但是父母告訴她,中午的時間非常寶貴,如果用半個小時來睡午覺,下午的精力就會更旺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丁雯琪并不是太能理解,但是看著父母到了時間都會睡午覺,她也就和父母一起。小小年紀養成的這個習慣,讓她在之后的學習道路上受益良多。
小學期間,父母格外重視丁雯琪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等到初中時,丁雯琪就已經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時間了。小姑娘非常自律,計劃里寫下的事情都能按時完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促成了她的不斷進步,比小學更多更難的科目在她眼里依然是小意思,“學霸”之名也從小學延續到了初中。
初中的時候,丁雯琪已經有了幾年的奧數基礎了。當時在奧數班,她最喜歡的就是嘗試用多種方法解題,這大大開闊了她的思維,所以初中的物理化學這些新學科也沒有難倒她。
這時丁雯琪已經發現,自己非常喜歡理科,尋找解題思路,解答一個難題的這個過程讓她非常享受。不同于文科的死記,自己動腦找答案更讓丁雯琪沉迷。
中考成績出來之后,在高中的選擇上,丁雯琪和父母發生過分歧。丁雯琪覺得自己的成績還算穩定,學習能力也不差,她想要進入普通高中學習,拼搏三年,沖刺清華北大,或者直接出國留學。
但是父母二人的建議是選擇國際學校,國際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更貼近外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可以達到多方面的進步和提升,這是國內普高比不上的。
丁雯琪認真思考了父母的建議,并自己實地體驗了一番,最終決定采納父母的建議,填報了合肥一中國際班。
優秀是成功人士的習慣,丁雯琪的優秀在合肥一中也繼續保持著。正如父母說的那樣,國際部的教學不單單是文化課教學,課外實踐,興趣社團,這都被納入期末的考核中。
丁雯琪非常喜歡這種自由的學習氛圍,而在她的周密計劃和高效實踐中,無論是社團活動還是實地調研,每一件事情她都能做得很好。
進入國際部,對丁雯琪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準備出國留學。所以在課堂學習中她也沒有絲毫松懈,并且比初中時更加努力。
而她取得的成果,不僅是多項省級甚至國家級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類競賽的證書,還在美國定立的8項必考科目中,她取得了5科滿分的好成績。而她的托福成績更是高達114分,全卷只扣了6分。
在普通高中的同學們還在為高考沖刺奮戰時,丁雯琪已經拿到了8所世界級名校遠渡重洋送來的offer,其中就包括她心儀的麻省理工。最終,丁雯琪被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和計算機專業錄取。
2021年,麻省理工在中國大陸僅錄取8名考生,而丁雯琪也成了安徽被麻省理工錄取的第一人。
在興奮之余,丁雯琪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制定了一份在國外學習的計劃,并讓父母幫她提建議。很多時候,丁雯琪成熟穩重并且干練的做事風格讓人很容易忽視,她還只是個沒成年的孩子。
優秀的丁雯琪免不了被媒體采訪,而記者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為什么你一心想要出國留學?在國外進修,以后還會回到祖國嗎?無論有多少記者問類似的問題,丁雯琪都會微笑著回應,學成之后,我一定會回來為國效力。
丁雯琪的人生故事雖然剛剛開篇,卻實在是讓人震撼。從中不難看出,除了她與生俱來的天賦,家庭教育的影響也非常大。若不是父母從小到大言傳身教,在學習方面樹立著正面形象,丁雯琪也許沒有現在這么出色。
看到這里我們更應該想到教育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清華附中的劉老師曾經有這么一個評論:差生最后的機會是語文!優生最后的底線是英語!而學霸之間的差距,則體現在數學上!數學王者、北大“韋神”的故事證明:數學這東西光勤奮沒用,要靠方法和技巧!
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官方推薦6歲以上,翻看之后個人建議8歲以上閱讀)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以及可以為未來的高考,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