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學期即將到來,相關部門又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學生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今天筆者為大家總結出了7個即將在開學后正式實施的教育政策,希望大家了解。
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民辦學校
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按理上來說是完全屬于不同形式所有的兩種教育機構模式,可是當下一些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想要賺外快,參與到了民辦教學當中。
這就導致了一些教育資源和水平完全無法和公辦學校相提并論的民辦校出現,但是在校名上總是混淆視聽,讓大家誤以為這可能是公辦學校的分校。
未來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將不被允許舉辦或者參與民辦校,也不可以轉為盈利性的民辦學校。
除此之外,也不得利用國家的財政性經費私自舉辦民辦學校,浪費教育資源,也不能打著公辦的品牌名聲去盈利性招生。
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5+2”實現全覆蓋
第二個大快人心的好消息,是從9月1日起,全國的義務教育學校將實施課后服務全覆蓋,根據學校具體情況不同,采取靈活的“一校一案”制定方式。
但是總體的模式都是“5+2”,也就是課后服務每周要實行五天,每天至少都要開展2小時,確保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銜接。
所以從新學期開始,雙職工家庭的孩子再也不用擔心放學后爸爸媽媽不能及時來接的問題了,孩子放學后的安全與學習問題也更加有保障。
保護未成年人遠離性侵害
未成年人既是學生,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為了他們的安全,我們要從學校內部考慮到全社會的法律法規制定。
我們應該在教導學生們保護自己的同時,增強對這種惡性侵害事件的預警和防護,加大懲罰力度。
保護未成年人遠離欺凌
近些年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總是屢屢登上熱搜,可見欺凌事件其實距離我們的孩子并不遙遠。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護未成年遠離在校園內部發生的欺凌事件,無論是同學之間還是師生之間,都應該得到制止,并且成立“零容忍”機制,足以可見決心。
禁止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排名
造成當代教育焦慮的問題有很多,比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考試成績排名攀比,就是家長和學生心間共同的一塊“心病”。
每一次考試成績的公布,都有可能造成一個家庭內部的“血雨腥風”,其實平日里的考試成績真的說明不了什么,用考試排名打壓孩子更是大可不必。
所以從學校角度出發,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再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防止大家之間的惡性競爭,緩解學生和家長的焦慮和緊張。
課間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不容許侵犯
在我們小的時候,無論是課間休息的十分鐘,還是大課間的20分鐘里面,都充斥著孩子的歡聲笑語、玩樂的聲音。
但是如今一些學校為了規避風險,擔心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會受傷、造成安全問題,所以干脆把孩子們關在了屋里面,下課也不能去教室外面做任何課外活動。
看著孩子們學習了一天還無法得到任何放松,精神萎靡、頭昏腦漲的樣子,我們意識到這項政策勢在必行了。
那就是要明確指出孩子的課間休息時間有著出去玩的自由,這份自由絕對不容許被侵犯。
不再允許未成年人帶手機進課堂
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教,經常喜歡逃脫校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其中私自帶手機上學上課就是最令老師頭疼的一個問題。
一部手機,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玩物喪志,還會擾亂正常的學校秩序,所以有關部門也是直接明確規定,開學之后,未經允許,未成年人不允許帶手機進入課堂。
除了手機之外,其他的智能終端產品也遭到了逐客令的待遇,除非是教師允許,并且是課堂的確有需要的情況下,否則大家就要和手機說拜拜了。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回國后就指出,我國沒有諾獎得主,不是外國人比中國人聰明,而是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同,我國要真正成為科技強國,就必須從小開始培養數理化人才。
中國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認為,中國要成為領先世界的國家就一定要打好基礎,最重要的就是科技,科技的成功一定要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理論科學,然而,理論科學最關鍵的就是數學了,這跟任正非的觀點不謀而合。
丘成桐教授對于我國現在的數學教育也提出了質疑,表示這樣的教育違背了數學的本質,要是按照這么發展下去,將會真正埋沒數學人才,數學再這么教下去,要倒退至少二十年,雖說,丘成桐教授的話十分犀利,但卻很有道理。
現在的中小學生教學方式一般都是填鴨式,缺少探索與研究數學的過程,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最多只會做一個數學題和應付數學考試,一直讓孩子去刷題,搞題海戰術,從而讓孩子失去思維創造力以及對數學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興趣。
可是,要改變這個現狀,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少一些功利,多一些樂趣,讓孩子認識到科學本身的價值,以及科學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這一方面,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教育家劉薰宇,他是中國數學科普著作的開創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大師,楊振寧教授、華羅庚、陳景潤、谷超豪等都曾稱贊過劉薰宇先生的佳作,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楊振宇教授說過,劉薰宇是一名數學家,寫了大量關于數學的有趣小故事。
在劉薰宇先生創作的數學著作中,“數學三書”堪稱是經典的數學科普之作,共涵蓋了3本經典數學著作,分別是《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和《數學的園地》。
著名數學家谷超豪,如此評價這套書:“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劉薰宇的《數學的園地》。它介紹的微積分和集合論的初步思想,把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三本書循序漸進,從趣味數學開始,帶您的孩子一步步建立對數學的興趣,然后通過幽默的段子,講解函數、方程式、變量、微積分等概念,以及相關的應用。
經過作者巧妙的手法寫出來,只要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就會很輕松、毫不費力讀完并掌握,因此,這套書也可以作為中小學生重要的自學書籍。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所有科目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