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書館保潔員被檢出陽性,南通大學嗇園校區開始了靜態管理,兩萬多學生“足不出宿舍”。
“不出宿舍”,學生用餐就成了問題。學生用餐從正常狀態下的自行到食堂,變成了送餐到宿舍。
自行到食堂的供應鏈比較簡單,只涉及到食堂和學生兩方。
送餐到宿舍的供應鏈就比較復雜了,從食堂到學生宿舍,需要有送餐的環節。
送餐,學生宿舍眾多,且分布于學校的不同宿舍園區,在校承擔送餐任務的教師相對于龐大的送餐數量來說明顯力不從心;送餐,需要大量的餐盒,因為是突發,食堂的餐盒庫存難以支撐需求;送餐,需要食堂把飯菜做好,處于管控核心區的嗇園校區,蔬菜采購早已出現困難;送餐,送餐教師穿梭于密接、次密接以及相對封閉的宿舍區域,需要防護服的保護。
供應鏈韌性,就是極端狀態下供應鏈不斷鏈。疫情發生,校園可以“靜態”,學生能夠“不出宿舍”,學生餐供應鏈卻不能斷,一日三餐,一餐都不能斷?!安荒軘唷笔潜仨毜哪繕?,送餐到宿舍的供應鏈現狀卻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斷鏈”。
學校、教師、學生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送餐教師連續兩天奮斗,很多晚上只休息兩三個小時;
學校與相關部門溝通,召集校外教師回校做志愿者;
學校與相關供應商和相關部門溝通,保證學生餐有關物資充足;
二級學院開始接受社會捐贈,防護物資陸續補充進校園;
學生們紛紛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即便用餐晚一些也能理解。
年長一些的教師,因為不能參加志愿活動,給校內教師送來慰問水果;
處于封控、管控區的教師盡管不能回校做志愿者,但時刻關注著校內狀況,為解決問題出謀劃策,加油鼓勁。
新冠病毒,難以防范,尤其是在周邊區域、鄰近區域的影響下。疫情發生,唯有“通”心協力、鏈條齊動才能早日取得勝利。學校、教師、學生以及相關供應商和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的“學生餐供應鏈韌性”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