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這個榜單真心太火爆了,特別是對中國留學生來說,這可以說是第一參考榜單了,其他都是添頭,只有這個榜單才是主心骨。
但QS排名前面一些年主要是做綜合排名,沒有各類專業的一些細致排名。這種專業排名,往往要參考比如REF排名、大學指南CUG的排名。只能參照這些本土學校的一些專業排名。
其實像REF和CUG各自有缺陷,像REF,本來5-6年出一次榜單,現在8年了,還沒出來,之前的那個榜單都沒參考意義了,畢竟英國的學校幾年又是一波變化。
像大學指南的排名,cug這種,參考的數據也是很讓人麻木,會側重看一些比如學生滿意度啊,錄取門檻啊等等。對科研這塊反而不太側重,所以很多本土的確專業好點的學校排名會很靠前,和世界排名出入會很大,會弄得學生比較謎。而且,很多學校會不參與排名,像一些lbs啊,Cranfield這種只有碩士沒本科的,他們統計不到。
所以,這次qs發布最新專業排名,涉及51個學科,5大學術領域,瞬間被各大媒體追捧,點擊瞬間破億。
這次榜單總共有五個大方向:
1.Arts & Humanities
2.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3.Life Sciences & Medicine
4.Natural Sciences
5.Social Sciences & Management
中國留學生去英國讀商科多,所以我們主要看第五個榜單,會涉及af、business management、Economics、Law、Statistics等專業。
由于篇幅限制,我也不挨個列,今天我們主要分析下這個榜單中的AF專業,和我們認知中的有沒有太大差別?
我們具體看下Accounting and Finance榜單:
這個榜單的畫風還是比較QS的
前15序列分別是:
No.1 Oxford
No.2 Cambridge
No.3 LSE
No.4 LBS
No.5 Manchester
No.6 IC
No.7 Warwick
No.8 Edinburgh
No.9 UCL
No.10 Glasgow
No.11 Lancaster
No.12 London City
No.13 Durham
No.14 Birmingham
No.15 Leeds
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這個榜單。
個人覺得這個榜單和我心中的認知是有出入的。
其一,雖然這個榜單加入了很多原來不太喜歡參加排名的學校,像LBS、在city的cass、其實還有后面的Cranfield這種。說明這種榜單是把碩士方向也放進去綜合了。畢竟主要參考指標是學術聲譽,論文引用次數,以及雇主聲譽等等。從這些指標來看,好像沒什么問題。
但問題在于,這個榜單可能是個大方向,并不是大家所了解的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這個專業方向。他可能統計的是金融相關的這整塊領域。
為啥這么說了,像Oxford,Cambridge,LBS,還有Cranfield,UCL這種其實就沒AF這種專業,但是他們大方向還是有的。
所以這種統計對af這個真實專業的統計是不精確的,畢竟真實af的戰力的話,華威可能在曼大之前,bath的af也不會在那么靠后,最起碼不說本土前5吧,混個前10沒啥問題吧。
所以,看待這個榜單,一樣是需要大方向去看。不算特別細致。還需要優化的,不像REF榜單更精確。
其二,這個榜單整體畫風來說還是主要根據QS的綜合排名去優先排序的,基本有上調的學校不多,比如Lancaster這個學校,說實話,af領域肯定在Glasgow之上的,關于這點,可以不服來辯。但Glasgow肯定是坐擁了本身排名優勢,所以分數會壓制蘭卡這種學校。
以上兩點可能是這個榜單美中不足的地方。
但優點也是有的,就如果你以后想讀本科,選大方向,按這種榜單挑選學校出入不會大。其次該說不說,這前15的商學院都是個頂個的強,無論是三重商學院認證,還是相關cfa和acca的合作,都屬于加分項。
還有就是大家有細致查看榜單的學生,可以看到有幾個學校會標星了,這幾個被標注為qs之星的幾個學校分別是Glasgow、Exeter、Loughbourgh、Newcastle、Strling這幾個。說明這幾個學校在這個榜單有突出表現,大家也可以關注這些細節的地方。
總了個結:整體來說,這個榜單的指導意義還是有的,當然,還是得辯證的去看,不能一鍋端。單純的按這種排名去最終選擇學校,那就是你太過輕浮了。
其實每個榜單特色都不一樣,qs整體還是更側重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這種。但這種雇主聲譽又主要是學校在本土的這種影響力。對于一些致力于回國的學生來說其實沒啥用。
你們如何看待qs這份新出的專業排名榜單?你們覺得af這個方向,前20方向,有哪些是你覺得位置偏低的,哪些又是被拉高的?可以評論告訴我,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