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新一輪疫情影響,我市各中小學暫停線下學習,但線上教學同樣精彩。記者在平山區幾所小學了解到,除了語數英等文化課,各學校還精心安排了體育運動、家務勞動、眼保健操、心理健康輔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關注他們全面健康發展,教師們線上直播、實時答疑、在線批改作業,以實際行動保障線上教學效果不打折。
4月8日,民生小學楊易霖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洗漱完畢后準備開始上起語文課。老師仔細講解,楊易霖聽得認真,還不時做著筆記。美術課、音樂課、體育鍛煉、居家勞動等,楊易霖按照老師制定的“停課不停學”課程安排表,度過了有序而充實的一天,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在家里跟著老師線上學習。學生和老師之間隔著電子屏幕,如何確保教學效果?該校校長于曉姝表示,只有家校攜手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除了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批改作業、在線答疑等方式,還要及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形成家校合力”,據于曉姝介紹,民生小學適時召開線上家長會,引領家長當好孩子的引路人,督促孩子規劃作息時間,布置好家中的學習空間,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并關注孩子的情緒。
記者從東明教育集團振豐校區獲悉,學校在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同時嚴格落實“雙減”政策要求,促進學生“五育”發展,打造了“作業形式多樣、活動精彩紛呈”的居家學習生活模式。為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班主任總體調控,嚴格把關各科作業總量不超時。教師布置作業少而精,既有關注基礎的知識訓練,又有拓展能力提升的習題,手抄報、研究報告等多形式的精、準、實、活的作業設計,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提升了綜合素養。每天,學生除了上線上體育課外,還堅持至少30分鐘的體育活動;此外有閱讀活動和實踐活動等充實學生生活。“老師們科學把控教學節奏和進度,提高教學教學效率,努力實現線上學習‘節節清、天天清’,堅決防止因線上教學增加學生和家長負擔。”該校區校長張曉敏這樣告訴記者。
對于家庭情況特殊、接受線上教學有困難的學生,橋頭鎮中心校的老師們及時跟蹤并給予幫助。該校根據本地區學生和家長實際,采用了相對容易操作的微信直播方式進行線上教學,但有個學生小胡家中沒有安裝網線,只有一部智能手機平時也由白天打工的爸爸使用。班主任老師閆芳把每天線上教學的內容拍照發給家長,讓孩子先自學再由家長輔助指導,沒弄懂的知識點老師在電話里講解。閆芳再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單獨為其布置作業,完成后家長拍照傳給她,她進行批改后把錯題在紙上改正再拍照傳反饋給家長。幾番下來雖然麻煩了些,但小胡沒有因為不能參加線上課而耽誤學習。閆芳說:“等學生返校后,我還會對線上課程進行再次強化,對她加強輔導,確保和其他學生同一學習進度。”
本報記者 車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