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群:用心堅守,以愛育人
1983年,我懷著當一名幼兒園教師的夢想跨入贛州師范學校的大門,就讀幼師專業。三年后,我留校任教,擔任幼師專業的專業課程教學。彈指間自己在這個崗位已工作了36年。36年間,學校幾經蛻變,原來只有三四個人的幼師教研組已經也發展成為有40余名專任教師的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系,本專業在校學生規模由原來120人發展到近3000人。36年來,自己用心堅守,以愛育人,孜孜以求,與學校一起成長,一同收獲,有數以萬計自己教授的學生實現了“幼師夢”。
學校學前教育系剛成立時面臨著師資緊缺,基礎薄弱,工作繁重等諸多問題。身為“年輕的老教師”我經常兼任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為了能保質保量完成好教學任務,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深入鉆研分析教材,緊密結合課程內容要求及學生的實際制定有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每堂課的教學方法。為了備好每一堂課,取得更好的效果,一遍遍的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上網學習一些優秀的教案課件,吸取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使自己的教學與幼兒教育實際需求更加契合,每周堅持到市區幼兒園聽課,并與幼兒園領導、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情況及對幼兒師資素質能力的要求。
隨著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對幼兒教師的素質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專業建設任務更加繁重。為適應時代發展,解決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缺乏創新等問題,我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組織教研室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編制課程建設方案、大量收集教學資源,構建教學資源庫,對各種素材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成功建設了一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師生構建了一個高效互動平臺,實現個性化主動教學,提高了專業教學質量。為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參與多部教材的編寫,主持、參與完成了多個省市課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成效。
為使學生更快勝任將來的幼教實踐工作,盡早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我在課堂上充分結合實際案例深入淺出的傳授教學技能的同時,特別注重狠抓實踐訓練,經常組織學生到幼兒園見習、觀看教學視頻案例、輔導學生編寫教學方案、開展模擬試講等,并結合具體內容組織同學分析、討論,將他們在實訓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同時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建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室,積極與各地幼兒園協調建立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實訓創造良好的條件,有效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
從教36年, 其中18年我擔任了班主任工作。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愛是師德的核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的學生是將來的幼兒教師,他們是否愛孩子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我總是用耐心、尊重、包容的態度引導學生、感染學生。雖然有時也會“恨鐵不成鋼”,但我深知,生氣和指責不是恰當的教育方式,只能愛去感染學生。對于那些后進生和生活有困難的學生,更需付出特別的愛和關注,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經常利用課間時間、散步時間、晚自習時間,在教室里、寢室里、食堂里甚至是主干道上、操場上與學生促膝談心,引導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
現在,我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很多已是單位的領導或骨干。每逢節日,一聲聲的祝福帶給我滿滿的幸福感、成就感。我想,這應該就是愛的最好、最大的回報了。在每年的學生滿意度測評中,自己總是名列前茅;每年都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或“優秀班主任”或“師德標兵”;所帶班級多次評為“優秀班集體”、“紅旗團支部”;還獲得贛州市“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面對掌聲、鮮花和榮譽,我堅信:成績永遠屬于過去,今后只有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以春蠶的精神、蠟燭的品格,為祖國的未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與責任,我深信這才是一名優秀人民教師永無止境的奉獻與追求。
END
-贛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
主審 | 胡克龍
總編 | 謝興發
編審 | 廖余霏
責編 | 王 磊
來源 |師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