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是李萌萌同學的媽媽嗎,你的孩子現在在醫院,請你立馬過來!”掛斷電話,小麗立馬往醫院趕去,之后從醫生口中得知萌萌是因為長期睡眠不足,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在上課期間出現頭疼、心慌現象送往醫院的。小麗聽后心痛不已。
小麗的孩子今年剛上初中,比起小學,初中課程確實增加了不少。每天孩子除了在學校做功課外,晚上回家還得繼續做作業到深夜,這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時間。
看著孩子每天頂著紅腫的雙眼去上學,小麗深知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但如果不這樣做,自己的孩子很難跟上學校的教程進度,同時也會與其他同學拉開巨大差距。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狀外,小麗還得每天督促孩子不能松懈,對此,小麗內心滿是自責與愧疚。
不止是初中,許多高中甚至是一些小學,學生的睡眠時間也嚴重不足。針對這種現象,國家教育部發文通知:要求進一步做好學生的睡眠質量管理,并根據學生在各個年齡段的身心發育特征,對睡眠時間提出了具體要求。小學生日均睡眠應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日均睡眠應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日均睡眠應不少于8小時。這是國家出手去“挽救”孩子的睡眠。
如今,隨著教育教學競爭壓力的增大,不少中小學紛紛對學生采用嚴格的教學制度,通過壓榨學生的睡眠時間來提高學生的課程成績,包括一些家長也是通過壓榨孩子課余時間,將孩子送去輔導班進行補課,這些方法固然不可取。
教育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挖掘自我潛能,展現自我個性,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最終實現個人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不單單只是成績上的提高。
同時優異成績的取得也離不開充足的睡眠時間。學生只有在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的前提下,才能很好激發自我的大腦潛能,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如果睡眠時間不足,會嚴重損害其身心健康,造成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狀態差等后果,反而不利于其學習成績的提高。因而,充足的睡眠時間是教育發展所必須保證的。那么該如何去解決學生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呢?
學校要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通過壓榨學生睡眠時間取得的良好成績并不正確,學校應將學生作為成長發育的人來看,在充分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基礎上,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積極幫助學生尋求高效的學習方法,緩解學生學業壓力。
父母應當重視孩子的睡眠時間。在家中做好榜樣,保證孩子得到充足的睡眠,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要過分給孩子施加學業壓力。社會應該做好青少年學業減負宣傳,加強對教培機構的監督,讓各種培訓,繁重的課后作業為學生的睡眠讓步。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睡眠不足問題應得到社會,學校以及家長的更多關注,讓睡眠問題不再困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