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都知道,學歷越高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因為學歷高意味著過去的努力和汗水得到了認可,學生有更好的知識儲備和更好的基本素質。
而且學歷高,學生進入工作崗位中,這些能力和積淀就會被慢慢激發出來,但凡事不能有絕對,也有很多學歷不高,但是在待人接物或者為人處事上有閃光點。
也有的同學情緒穩定,處理問題也能有理有據,這些能力在工作中非常重要,學生如果學歷不高,不妨往這些方面努力。
人民日報擬錄取名單公布,清一色名校生,體制內工作果然“香”
同學們知道,學歷水平不同,學生所接觸到的平臺就會不同,就像專科學校接觸到的學生都是從事技術工作,未來工作方向也只能局限于工廠。
本科生的平臺相對廣泛,但是重點大學和普通二本的社會資源和人脈資源也是千差萬別,再往上就是研究生,學生會接觸到更高水平的人才,眼界也會與眾不同。
就拿考研名師張雪峰曾經舉的一個例子,他說到了畢業季可以到他的家鄉齊齊哈爾大學看看,都是什么樣的學校在招聘,相信很多在找工作的同學也都看清這一現實。
像國企,央企,或者全國頭部的私企對學歷的要求非常高,從今年人民日報擬錄取名單中就能看出一二,清一色名校生,體制內工作果然“香”。
要知道人民日報是我國大型的事業單位,能進入這里工作應該是很多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同學的夢想,但是當同學看到這份擬錄取名單后瞬間覺得“我不配”。
名單上的同學多數是新聞與傳播專業,還有傳播學和廣告學,可見專業是非常對口,其次再看學生不少同學傻眼了,復旦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占多數,剩下還有清華和北大的同學。
可見人民日報招聘最低條件也是985高校。再看招聘條件都是研究生起步,也可以接受海外留學經歷的同學,相比前不久的中石油招聘條件,人民日報的要求可以說非常高了。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國內211傳媒類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絕對是全國領先的水平,像白巖松,陳魯豫等家喻戶曉的主持人都畢業于這所學校,但在人民日報擬錄取名單中入圍的同學數量并不多。可見招聘的難度。
但是同學也要清楚,人民日報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所以對人才的要求自然非常高。這一大型企業,每年幫各高校解決了部分大學生就業問題,而且單位也是明確表示不會歧視第一學歷。所以學生可以放下心來。
名校生越來越傾向體制內,原因也很現實
在學生的“固定思維”中,名校生多數會選擇高薪的私企,怎么可能看上國企或者事業單位,但事實并非如此,像清北這樣的名校竟然有70%的本科生畢業進體制內,原因也很現實。
體制內的一些崗位越來越需要高水平的人才來創新,這就意味著學歷越來越重要,要不然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隨著畢業生的增多,名校學生之間的競爭壓力也很大,還有很多國外的留學生回來跟他們搶飯碗,所以就業壓力大不局限于普通二本生,所以大學生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學歷是找工作的門檻,但不是學生的資本,高學歷也要付出努力
在很多人眼中,高學歷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尤其是985畢業的學生,但實際上名校生在找工作時也要全力以赴。
學生都知道一個道理“術業有專攻”,每年畢業季都會有名校生臨時換“賽道”,因為本科期間不喜歡本專業,但無形中讓學生減少優勢,用人單位也會對學生產生質疑。
其次,還有很多學生是從普通二本考研考上了985高校,因此在跟名校的上來的研究生相比優勢不夠明顯,但是同學不要氣餒,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如果遇到歧視第一學歷的單位不去也罷。
最后,要知道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龐大,優秀的人自然一山更比一山高,學生要想脫穎而出,一定要在寫簡歷時掌握技巧,突出自己的專長,這樣才能被用人單位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