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就在武漢,創贏未來”春季集中式巡回校園招聘活動武漢大學現場。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章鴿)武漢城市吸引力對大學生越來越強。8日,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介紹,2021年,武漢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34.5萬人,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今年將圍繞就業、社保多領域持續發力。
據介紹,去年,武漢升級實施“學子留漢”工程,建設首批“學子留漢”工作站15個,市屬國有企業實現大學生實習實訓全覆蓋,34.5萬名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
我市出臺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措施,優化實施吸納就業獎補等細則,試點開展“勞務經紀人”就業幫扶模式,建成36家零工驛站,幫扶10.7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推動2.4萬名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9.98萬人,創歷史新高,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2%。
同時,武漢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去年我市首次大規模為高層次人才直接評定高級職稱,其中11人直接從零職稱評定為正高級職稱。
據悉,今年全市將繼續精準發力穩就業保就業,力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加強產業園區建設,推動中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園多區”提質升級,拓寬市場化促進就業渠道。
做強“學子留漢”工作站,提升企業、高校、大學生對接效能,推動全年新增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30萬人;全年力爭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見習規模達到30萬人;拓展零工驛站功能,著力打造一批示范站,努力建成靈活就業重要載體。
今年將組織“就在武漢·創贏未來”校園招聘會50場以上,籌集“高薪優崗”10萬個,新建高校“學子留漢”工作站15家,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見習基地150家以上。
同時,將開展“春風行動”“聯企拓崗”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不少于500場;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扶持創業3萬人、新增返鄉創業5000人。
在人才引進方面,今年武漢將深入實施“千企萬人”計劃,引進“965”產業集群高層次人才200人。進一步提高博士后人才待遇,支持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
此外,今年武漢還將開展首批鄉村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自主職稱評審。建設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以上,評選“武漢市首席技師”20名以上、“武漢市技術能手”80名左右,培育高級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8000人以上。
● 2021年
武漢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34.5萬人
◎“學子留漢”工程升級
建設首批“學子留漢”工作站15個
市屬國企實現大學生實習實訓全覆蓋
◎“多渠道靈活就業
試點開展“勞務經紀人”就業幫扶模式
建成36家零工驛站
幫扶10.7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推動2.4萬名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9.98萬人
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2%
◎“創新人才激勵機制
首次大規模為高層次人才直接評定高級職稱
11人直接從零職稱評定為正高級職稱
● 2022年
圍繞就業、社保多領域持續發力
力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以上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做強“學子留漢”工作站
推動全年新增高校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30萬人
力爭大學生實習實訓、就業見習規模達到30萬人
◎“拓展零工驛站功能
打造一批示范站
努力建成靈活就業重要載體
◎“組織“就在武漢·創贏未來”
校園招聘會50場以上
籌集“高薪優崗”10萬個
新建高校“學子留漢”工作站15家
建設大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見習基地150家以上
◎“開展“春風行動”“聯企拓崗”等
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不少于500場
◎“開展就業創業培訓
扶持創業3萬人、新增返鄉創業5000人
◎“人才引進
深入實施“千企萬人”計劃
引進“965”產業集群高層次人才200人
進一步提高博士后人才待遇
支持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
◎“開展首批鄉村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自主職稱評審
建設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以上
評選“武漢市首席技師”20名以上
“武漢市技術能手”80名左右
培育高級工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8000人以上
制圖 職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