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堂,如何把同學們的注意力牢牢吸引,教學質量不打折?是老師們面對的共同挑戰。
上海杉達學院閉環管理后開設在線課程903門,參與教師934人,在線學習學生達102806人次。老師們使用智慧樹、騰訊會議等多個線上教學平臺,在云平臺上為學生創建無障礙的實驗教學環境。
一些在校教師選擇走進空無一人的教室,利用直播設備堅持全程站著授課,營造沉浸式線上教學氛圍。
國際醫學技術學院盛逸瀾的《神經物理治療學實訓》課程是康復治療學專業大三年級的專業核心課程。在講授“良肢位及體位轉移”這項內容時,盛老師以課件PPT、圖文復習開始,帶領同學們回顧上學期相關理論知識,隨后播放標準化操作視頻,分步驟講解重難點與注意事項,結合臨床情況舉例說明>
視頻選用國外優質資源,以英文原聲呈現,盛老師全程翻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嵌入專業英語技能。原定“一對一”的操作考核,盛老師進行了創新:進行實時視頻演示、畫圖說明、小組糾錯三個步驟的線上操作考核。
在靈活應對線上課實訓短板的同時,把握課程重點、夯實操作要點,并鼓勵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組間競爭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師生互動的線上實訓雖然在技術實操部分存在不可控的限制因素,但也能讓學生動起來>
在疫情期間開設物理實驗課程是對任課教師的一次挑戰,為了獲得與實體實驗相同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數據處理,基礎教育部黃耀清教授制作了精美的PPT電子教案、規范的實驗報告模板,制定了居家實驗成績評定要求。通過騰訊會議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問題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指導。
外語學院逄曉蘇老師的《英語公共演說》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通識選修課。逄老師精心準備了各種相關的名人演說小視頻,讓學生觀看后討論各個視頻在語速、節奏、重音等方面的特點,并請學生連線在線模仿,幫助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整堂課師生互動積極主動,比起面對面,線上的學生更自如開放。
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江俊男老師制作了一個加高桌,這樣可以讓自己的上課狀態如同站在講臺一般精神飽滿高漲>
在講授《新聞編輯》時,為了防止學生僅僅捧著手機聽,產生倦怠感,江老師以“疫情下有序的線上教學”為主題,與學生現場連線、出鏡采訪,體驗新聞直播節目。同時,在理論片段,進行搶答復習,搶答最快最多的同學,獲得平時成績加分>
機械電子工程李強教授研發防疫設備,并在實驗室為學生錄制視頻講解。通過相關的電路設計(電感啟動式、電子式整流器)完成整體的紫外消毒燈具制作,可以投入實際使用>
小學教育專業劉麗老師的《唐詩宋詞課》,以“古人的朋友圈/微信群”為作業主題,讓同學查閱資料,符合歷史或文獻記載,選取小學課本中的古代文人,自由分組后進行角色扮演,以微信群聊或朋友圈的形式展示。她希望通過“玩中學”的形式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
▲陳以一校長在線聽課
在學校教務處發布的“上海杉達學院在線教學開展情況”的調查問卷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學班的入班情況,線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對任課教師、教學管理和整體線上教學的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學校還通過教師培訓、線上督導……確保教學質量“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