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錄取分數線“驚人”的高校有哪些?
清北自然毋庸置疑,還有呢?還有呢?還有呢?北京協和醫學院必須上榜!
根據北京協和醫學院最新發布的招生簡章,學校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在北京市招生人數不足20人,其中最高分達709,最低分687,平均分694,而彼時北京市本科省控線是436分,協和錄取分數線足足高出258分!
堅持小而精是協和一直以來的辦學特色,這也在學校招生計劃表上一覽無余。學校去年在福建、天津、安徽、陜西、甘肅等省份僅招生1人;像山東、河南、湖北等全國知名的高考大省,協和所投放的名額也不超過10,以2020年為例,錄取人數分別為2、5和6,錄取分數線更是驚人,710這樣許多人做夢都不敢想的分數在協和招生群體中當真是見怪不怪。
由于近些年教育部嚴禁炒作“高考狀元”“高分考生”,各省份一分一段表中也抹去了高分段考生的位次,但根據歷年數據,依然可以判斷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考生大都位列全省前30—50名,在一些招生人數少的省份,入選學子達到了全省前10!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小編文頭所述內容了呢,不過想必也會有同學心生疑惑:既然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如此難考,為什么還會有學子擠破頭皮也要沖進去?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協和出人才”。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濟濟多士,乃成大業。
北京協和醫學院歷年兩院院士54人,其中科學院院士30人,工程院院士24人。學校張孝騫院士作為中國胃腸病學奠基者為后世歌頌;宋泓釗院士創建國內化療治療絨癌空白、使全身多處轉移頻臨晚期患者獲得再生,這一成就被列入國際婦產科學聯盟;“中國脊髓從質炎疫苗之父”顧方舟院士獲得“人們科學家”的國家榮譽稱號……
縱覽協和發展史,不難發現學校將“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刻進了它的DNA里,從這里培養出來的醫學界精英人才不計其數,像“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等頂尖榮譽擁簇著一批又一批的協和學子。
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下屬的六所附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血液病醫院(天津)、皮膚病醫院(南京)同樣是醫學圣心er的最佳訓練場所~
當然了,以上所述皆是基于學校的八年制臨床醫學這一專業,門檻越高、資源愈豐、責任也就越大,對于心系醫學的學霸們,北京協和醫學院絕對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