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亳州發(fā)布:
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和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問題備受關注。體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如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素質教育、真正做到體教融合?我市開創(chuàng)了體校建設與傳統(tǒng)學校結合這一新的辦學模式,做出了積極探索。
市體校的學生正在進行射擊訓練
體教聯合辦學產生化學效應
3月22日,小亳在市體校看到室內訓練場內,跆拳道、拳擊、武術、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們正在熱火朝天地訓練著;一墻之隔的三十一中操場上,田徑項目的運動員也正在緊張地進行訓練。市體校與三十一中、第一小學聯合辦學,開創(chuàng)了體教融合的新模式。
“我每天放學后直接就來體校訓練,特別方便,一點也不影響學習。”正在激光射擊訓練室參加訓練的武唐一在第一小學讀六年級,是體校招收的首批學員之一,學習激光射擊剛剛一年,已經在全省比賽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練習競走的楊言旭在三十一中讀九年級,他連校門都不用出,教練每天在學校操場上等著指導他們訓練。“參加競走訓練快一年了,我不僅長高了,身體素質也比以前強多了。”楊言旭說。
“體校文化課教學由兩所學校承擔,學校體育項目的專業(yè)訓練、參賽準備由體校承擔。”市體校副校長張龍龍告訴小亳,2021年市體校與三十一中、第一小學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互相選派人員掛任副校長,場地、器材、教育教學、業(yè)余訓練等資源共建共享、優(yōu)勢互促互補,共同推動文化、體育教學工作。學期期間,市體校場館及體育器材設備向三十一中、第一小學免費開放使用,豐富學校體育課程內容,三十一中、第一小學田徑場向市體校免費開放使用;寒暑假期間,賽前集訓時學校宿舍、田徑場地由市體校用于訓練。
體教融合離不開教練員的精心指導,為了充分調動教練員的帶隊積極性,市體校在教練員聘用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公開向社會采購市體校運動項目和訓練服務,并出臺文件,明確獎懲辦法,“能者上,庸者下”。招聘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團隊,其中有激光射擊、武術套路等六個項目的全國冠軍。目前體校共開設擊劍、激光射擊、體操、手球、武術套路、田徑、拳擊、游泳、跆拳道等9個體育運動項目,每個項目教練組都制定了長期訓練目標和近期訓練計劃。
三十一中掛職市體校副校長李影說,聯合辦學后,體校多樣的運動器材、專業(yè)的體育教練為體教融合提供了重要載體,助力三十一中附屬幼兒園成功創(chuàng)建了國家級手球特色學校。三十一中七八九年級各設立1個體育特長生班,體教融合不僅推動了體育技能進步、學生體質增強,而且促進了德技相長、齊頭并進,發(fā)揮出“1+1>2”的化學效應。
“我們正在積極拓展這種體教融合模式,現在在三十三中、亳州學院附屬學校等學校也開展了合作項目,由專業(yè)教練員到學校參與中小學生課后延時服務,開設體育特色課程,從而發(fā)現和培養(yǎng)更多體育后備人才。”張龍龍告訴小亳,市體校建成投用后,不斷加快體教融合步伐,積極調整項目布局,將體校本部作為賽前集訓機構和業(yè)余訓練中心,把三縣一區(qū)21個青少年項目訓練點作為“市校外訓練點”,建立了以體校為龍頭、縣區(qū)為主干、訓練單位為支撐的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
亳州一中女子足球隊的隊員正在訓練
體育可以選項讓學生動起來
“傳球”“對,就這樣踢”……3月30日下午,亳州一中操場上,學校女子足球隊的姑娘們正在教練黃海的帶領下,進行傳球、帶球繞桿等足球技巧訓練,她們矯健的身姿奔跑在綠色的草坪上,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春寒料峭中,高強度的運動讓隊員們頭上冒出點點汗珠。“我喜歡踢球,在球場上奔跑能釋放壓力,打門會讓我特別有成就感。”結束訓練后,高三學生張璐璐告訴小亳,足球帶給她很多樂趣,她從高一一進校就加入了足球隊,多次參加全省比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希望今年能考上山東體育學院。
亳州一中體育組組長王國軍介紹說,早在2015年,亳州一中就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不僅有男子、女子足球隊,還成立了足球社團,定期舉行校園足球文化活動等,學校足球隊經常參加全市以及全省校園足球聯賽、足球夏令營比賽等,已連續(xù)兩年取得全省第四的好成績。“豐富多彩的課余訓練、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加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的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王國軍說。
除了足球,亳州一中還根據學生需求開設了籃球、排球、乒乓球、跳繩等體育項目,進行選項教學,上體育課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項目,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也高漲起來,確保了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文化學習,身體鍛煉也非常重要。通過加強體育運動,近年來學生近視率明顯下降,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有所上升的同時精神面貌明顯改善,學習成績也有所進步。”亳州一中體育中心主任王影告訴小亳,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配足配齊體育老師,就是想幫助學生在高中三年的時間里掌握一到兩門運動技能,讓他們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為今后的終身運動打下基礎,培養(yǎng)習慣。
近年來,我市依托全國體育特色學校,大力推進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改革,整合傳統(tǒng)項目學校資源,保障學生充分的體育鍛煉時間,體教融合,推動學生健康快樂、陽光成長。
市體校的學生正在進行拳擊基本訓練
向專業(yè)隊輸送更多優(yōu)秀人才
傳統(tǒng)學校在抓文化學習的同時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體校在抓運動員訓練的同時也更加關注他們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
“你這次小考成績怎么樣?”3月22日下午,在市體校激光射擊訓練室內,教練程文君在指導小運動員射擊之前先詢問他的學習成績。“文化課學習不能放松,如果成績再退步,就要停訓了。”程文君再三叮囑小運動員一定要認真學習。
張龍龍介紹說,小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是教練員的考核內容之一,每個教練都要及時了解小運動員在校學習情況,成績退步者談話提醒,連續(xù)成績退步的暫停訓練,文化課成績提高后再恢復訓練。“這一做法也打消了家長和學校對學生參與市體校專業(yè)訓練可能影響文化課成績的顧慮。”
“自從練習激光射擊后,老師和媽媽都說我比以前更專注更細心了,學習成績也一直穩(wěn)定在班級前十。”小運動員武唐一說。
送孩子過來參加體操訓練的家長孫夢媛說,體校免費給孩子提供訓練場地和訓練機會非常好,參加體育運動多了,孩子明顯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于嘗試新事物了,學習上的畏難情緒也少了。
體教融合發(fā)展模式促使我市競技體育大爆發(fā)。我市充分發(fā)揮市體校龍頭帶動作用,依托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資源,在三縣一區(qū)布局青少年項目訓練點,加強縣區(qū)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建設。體育特長生、尖子生“雨后春筍”般涌現,我市向安徽省、國家體育專業(yè)隊輸送大量優(yōu)秀人才,連續(xù)4年獲得“安徽省優(yōu)秀后備人才輸送獎”。
校園里豐富的體育課程、升學過程中的體育考試、體育優(yōu)秀人才的涌現……體育在“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從家長到學校,正逐漸形成一種共識:體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我市正在著手籌建“一條龍”人才培養(yǎng)體系,計劃將整合9所田徑傳統(tǒng)項目學校、3所手球傳統(tǒng)項目學校資源,向安徽省、國家體育專業(yè)隊輸送更多優(yōu)秀人才。下一步,我市將繼續(xù)深入探索體校融合“亳州模式”,進一步豐富做法、探索經驗,推進長足發(fā)展,實現競技體育、教育教學雙促進、雙豐收。
--End--
供稿:張珍 張延林
編輯:賀夢茹 審校:奚婷 審核:鄧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