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是一生,父母拼盡全力供學生讀書,希望有朝一日改變命運,不再過父母的苦日子。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家長的教育觀或許已經決定學生未來的發展,雖然不能那么絕對,但影響也是不小。
不同類的家長,培養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性格、未來發展等,差的都不是一星半點,其中原因非常現實,戳痛不少家長的心。
“全職媽媽”和“工薪族媽媽”,對學生影響有多大?可能不止一點
家庭教育中,“母親”是主力,母親一般分為“全職”和“工薪族”,兩者對學生的影響,有較大的不同。
“全職媽媽”放棄個人工作,一心在家陪伴學生,學生的焦慮情緒,反而會比較嚴重,一旦離開家長的陪伴,難以適應環境。
學生的自理能力、獨立性相對較差,心理素質不夠強,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數學生的性格,比較柔軟善良。
學生看待問題的態度比較樂觀,母親一直陪伴身邊,能及時糾正學生成長中出現的錯誤,學生的眼界和認知較為豐富,能夠帶學生多接觸新鮮事物,學生的成長較為順利,這一類學生未來的生活幸福指數想對比較高。
“工薪族媽媽”不能長時間陪學生,親子關系容易出現問題,溝通不會太順暢,家長難以走進學生內心,青春期出現問題,不難發現,會受到外界、周圍人影響,誤入歧途,學生比較缺乏安全感,對別人的信任度比較高,上當的概率比較大。
凡事皆有利弊,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較強,抗擊打能力較強,學生知道,家長不能一直在身邊,只能依靠自己,獨立性強。
當然,母親工作會有很多新鮮事,能讓學生對社會有初步的認識,高考填報志愿、大學畢業找工作,工薪族媽媽對學生幫助比較大。
上述不同類型的家長,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只是基本情況,不能代表全部,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工薪族媽媽,想要避免帶給學生造成的不好影響,需要做一個智慧的家長。
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注意這幾點,能讓學生變得更優秀
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母親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全職媽媽”和“工薪族媽媽”,都有優點,也有缺點,誰都沒法做到盡善盡美。
想要讓學生變得更優秀,家長應該注意教育的方式,培養學生有良好的習慣,無論家長是否在身旁,都能夠獨立自主完成作業,明確且用行動告知學生,讀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對學習產生興趣。
學生的良好品質,尤為重要,家長要從內到外,鍛煉學生有一顆強大的心,家長不能保護學生一輩子,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全職媽媽長期照顧學生,生活比較單一,情緒容易失控,不要將負面情緒傳遞給學生,那樣,學生的情緒,也會不受自我控制。
避免對學生過度照顧,適當地“吃苦教育”,學生才懂得珍惜、感恩,生活自理能力強,學生日后適應環境的能力會比較強,家長能少操心,太多學生因缺乏生活常識,社會經驗不足,導致發生悲劇。
工薪族媽媽提高陪伴效率,學會降低姿態,以平等的態度溝通,避免學生從心理產生抵抗情緒,親子關系會出現裂痕,盡可能的理解學生,允許他們釋放情緒,不要總是壓抑他們的天性,時間長了,叛逆情緒會非常嚴重。
筆者想說:
全職媽媽和工薪族媽媽,都是偉大的,一個為了學生犧牲個人的時間與空間,一個辛苦掙錢給學生創造好的學習條件,不管是哪一個,都很辛苦,也是個人的選擇。
母親們想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可能要做更多的犧牲,要多學習如何進行家庭教育,事半功倍,不要將個人情緒傳遞給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安靜的學習環境,從心開始教育,再去輔導學習,不要拿分數去衡量學生。
良好的家庭教育,無疑會讓學生變得更優秀,但和家長有沒有工作,關系并不大,家長明白教育部是一味地塞給學生知識,而是引導學生什么應該做,不是不能做。
如果陪伴的時間比較短,就提高質量,多與學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時間比較多,默默的陪伴,也會對學生很有益。
今日話題:你認為全職媽媽和工薪族媽媽,教育出來的學生有差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