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石,孔子在2000多年前曾經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一理念仍然被后世人認為是金科玉律,圣人的總結總是有這樣的魅力,能穿越時空,表達宇宙共同主題。
現代教育應該培養個人思考能力,要會創新,有新意,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這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現代人需要進步的重要方面。
而一線教師是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教師這個職業非常神圣,是自我展示的平臺,也能幫助別人成就夢想。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的進步,教師的工作任務也增多了,在這個戴口罩的特殊時期,大部分地區學生和教師需要在線上完成教學任務,除了教學任務之外,老師還有其他的工作要做。
教師的辛苦家希望家長能理解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是在大家的眼中變成了一個輕松的崗位,認為教師就是朝九晚五,有雙休還有寒暑假的工作。但是大家只看見了書面上的這些所謂的福利待遇,實際上,教師的工作壓力很大,也沒有明確的休息時間。
因為全天都在校園里邊處理與學生相關的工作,除了主要的教學任務以外,還有很多瑣碎的事,尤其是中學階段的老師,會有升學的壓力,在校期間要給學生們上課,課后還要維護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還要批作業,還要寫教案。
其實老師已經下班了,回到家里依然是要繼續工作的,即使所有的工作都已經完成了,家長跟老師發起了聊天,老師還要立即回到工作狀態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沒有明確的休息界限,不可能下班時候就完全不接觸工作相關的事情了。
也許有人說,哪個工作不是這樣的?但是筆者想說,確實每個工作都有他的難處,但是如今教師工作最大的難處,就是家長的不理解,社會各界人士的不理解。
老師上課的時候不僅需要站立講課,還要不斷地思考,隨時準備解答學生各種各樣的疑問,其實一點也不輕松。
中小學教師福音來了,部分地區已實行“周中假”,評論呈兩極分化
隨著雙減政策的下發,課后延時服務的推進,教師的壓力更大了,下班時間后移,增加工作量,尤其是在這個戴口罩的特殊時期,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傳達消息,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安撫。
老師在這種工作強度下,不僅不能及時地照顧到自己的家庭,甚至都沒有空照顧自己,長時間的工作,很多老師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
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能讓教師得到足夠的休息,個別地區已經開始實行“周中假”,這個是專門為參加延時服務的教師提供的,在已經完成任務,沒有其他工作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在工作日申請休息。
與此同時,教師彈性上下班也已經提上日程。浙江等部分地區已經正式下發通知,中小學教師將會實行彈性工作制。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如果早上沒有早課,可以晚一點來,如果一天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也可以提前下班。
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福利,不用跟著學生們起早貪黑地在學校里面熬,對于教師來說,可以達到充分的休息。
但是家長對于這一點確實有點兒擔心,就是沒有了固定的上下班時間,會不會讓教師的精神變得散漫?其實早八晚五的工作時間,是讓教師能充分地了解自己是一名教師,在校園內及時約束自己,為學生提供教學。
如果像大學老師一樣,有課就來沒課就不來,會要那些混日子的教師更加自由自在,完成教學任務了就走人。
如果學生課后有什么問題,還能找到老師嗎?不管是哪個階段,每天學生都會有自習課,在自習課上寫作業或者做習題,遇見不會的問題,想問,但是老師已經下班了,老師確實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是學生的學習也被耽誤了。
其實想讓教師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一定非要讓他們彈性上下班,在學校也能進行放松,沒有什么教學任務了,沒有工作了,可以在操場上散步,可以跟老師們互相交流心得,到點了按時下班。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里,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