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考公考編熱度越來越高,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一點不為過。據統計,2021年清華大學畢業生7441人,近七成都進了體制內,他們的職業首先是公務員,其次是教師和國企員工。北京大學畢業生就業取消也基本差不多。
作為國內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其畢業生紛紛報考公務員,其他高校畢業生更是如此。因此有人戲稱“宇宙的盡頭是編制”。為何我國很多優秀的人才不去搞科研或創業,而是青睞于公務員崗位?
主要原因是,公務員待遇太好了,旱澇保收,福利待遇佳,體面穩定。而搞科研錢少還受氣,目前的經濟狀況,哪有幾個畢業生敢創業。想來想去還是公務員崗位更好,安全感比理想更重要。所以,許多高校畢業生為了規避就業風險,選擇更加穩定地工作,這無可厚非。
公務員熱度高,競爭非常激烈,大多數考生都成為“炮灰”。于是,為了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以及公務員考試的壓力,教育部傳來消息,部分大學生可以直接成為公務員,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下面就跟著筆者一起看看,哪些大學生位列其中。
三類大學生有福了,有希望免試成為公務員
選調生。所謂選調生,就是在高校中挑選出一些品學兼優的學生,通過相關選拔考試,成為定向選調生,將來從事公務員管理崗位,跟企業中的管培生有點類似。成為選調生的學生,就不用再參加統考,可以直接成為公務員。
可是成為選調生難度非常大,首先學生所就讀的學校要有資格,985、211、雙一流高校等。不同學校選拔方式不同,基本都是先進行統一筆試,筆試合格的學生進入接下來的面試環節。還有些學校直接推薦,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定奪。能夠成為選調生的學生少之又少,不過值得學生為其努力。
軍校畢業生。軍人是一個偉大且受人尊敬的職業,很多學生從小就立志參軍,高考時果斷報考軍校。想要成為軍校生,需要經過成績,體檢,政審等層層選拔。教育部理解軍校生的艱辛,為軍校畢業生提供了優惠政策,考取公務員時不用參加全國統考,只需參加定向考試,這樣競爭壓力要小很多,而且,軍校畢業生還有機會成為副連級別軍官。
警校畢業生。警校生跟軍校生類似,所以,教育部也給了警校畢業生一個福利政策,想要成為公務員也可以不用參加全國統考,參加面向公安類專業的考試就可以,也就是公安聯考,通過后就可以成為一名警察,也就是公務員崗位。這樣競爭壓力要小很多,如果警校生想要從事其他公務員崗位,那就只能正常參加統考。
如果學生從小就想進入體制內,就可以先“未雨綢繆”,選擇報考軍校或者警校,這樣將來可以不用參加統考,競爭壓力小很多,只不過崗位基本都是定向的,學生要想清楚。如果學生在終點大學就讀,成績優秀名列前茅,也可以努力考取選調生。
重點大學畢業生投奔體制內,是對人才資源的浪費嗎?
現在很多種重點大學畢業生不去做科研,紛紛投奔體制內。很多人覺得這樣是一種人才資源浪費,很多體制內工作,不用什么學習,而我國缺少的是創新型人才和懂技術的科學人才。
重點高校畢業生作為國內優秀大學生的代表,應該格局大些,去做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進入產業界或者教學科研,更能發揮他們的專業能力。這樣的像法沒有錯,可以每位學生的就業方向都是自己的選擇,況且學霸都是很理性的,他們善于分析利弊,或許他們覺得就目前經濟發展狀況,穩定的工作對自己更有利。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生活得更輕松沒有錯。
大家不妨想一想,在90年代的時候,高校畢業生都心懷抱負,無數人逃離編制,選擇下海創業,正是因為這些有志青年,才有了十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可以說這是當時社會發展狀態決定的。
而現在重點高校畢業生圖安逸,缺乏創造力,這或許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導致的。所以,公務員考試熱度居高不下,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到底是什么在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
公務員考試熱度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可以提前做準備,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眾多名校畢業生投奔體制內?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聯系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在下方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