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考研中看到的新聞似乎都是逆襲,尤其是初試的低分考生逆襲超越高分考生甚至是初試第一名。像北京協和醫學院錄取的陳鑫因為331分超過390分初試第一名考生楊臘梅,被公眾扒了個底掉。至于他到底因為什么原因被錄取,眾說紛紜,猜來猜去也沒有個定論,估計等大家不討論了,人家也會在9月份喜氣洋洋的報道了。
但是這種情況還是特例,不過現在很多高校的考研復試中確實存在喜歡搞雙非歧視、科研歧視或者外校考生歧視,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合理操作合規操作,公眾說不出來什么的。
但是這并不代表初試成績不重要,初試成績雖然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是初試成績越高仍然代表你被錄取的可能性越高。
同時如果報考的專業招收的學生人數比較多,這樣被錄取的概率也就越大。
就像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學院應用統計專業考研初試第一名447分(吐槽一句,這什么神仙分數,500分,拿到447分),但是這個同學子啊該校的考研復試被錄取的20個人中復試的成績是倒數第一,只有267分,但是加在一起總成績就變成了714分,位列第六,最終還是進入了擬錄取名單之中。如果這個專業只招5人或者以上的話,這名同學必然落榜。幸好他報的專業招的人數也比較多。
順帶說一句,不知道楊臘梅看沒看過張雪峰講過考研報名的時候,要避免報那種只招收一個人的專業,因為永遠不知道這個專業到底招收的考生他需要符合哪個條件。比如北協和的腫瘤的錄取,楊臘梅同學估計現在也不明白到底是學校不是濟寧醫學院的原因呢,還是因為沒有發表過SCI論文的原因呢,或者因為陳鑫是男生的原因呢?都說不清楚。
報考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學院應用統計專業的這位初試考生,就避免了這種尷尬的局面。因為在研考初試成績第一,未必綜合實力會成為第一。按照正常的論調,導師們還是喜歡科研能力強的考生,尤其推免生,不喜歡考研機器,尤其是高分低能。
不過還有一點考研的學生們也應該注意,在報考研究生的時候還有一點被很多學生忽略掉了。就是很多人忽略了考研復試分值的問題,比如在北協和的綜合分數就是百分之,初試和復試各占50%,于是初試成績就按百分比比重降低了。而哈工大應用統計專業的綜合成績則是初試,跟復試的綜合成績和面試的總分匯總,這樣的結果對于初試分數更高的考生更有包容性和親和性。
所以報名時候一定要搞清楚院校的綜合分數的算法,對于將來復試以及錄取都有一定的幫助。
圖源網絡,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