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學者庫、科獎在線;編審|有料先生
“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是北京同舟云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其研發的全球學者庫億級海量文獻數據基礎上,運用強大的AI信息處理與數據挖掘技術,依據其獨創的先進科技文獻質量評估計分規則與方法對全球所有學科的學者文獻進行集中處理和計算后得出的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表。
本排名表旨在幫助全球學者,特別是中國學者了解各個學科領域的專家和領軍人物,追蹤學科領域的研究前沿。2022年3月29日,平臺公布了公布了全球科學家最新排名,如下:
1. 全球排名前100名學者名單
2. 中國排名前1000名學者名單
科技論文質量評估計分排名規則與方法
在科技論文評估計分過程中,綜合考慮了Metrics期刊評分、論文被引頻次、論文類型、作者署名排位(論文貢獻度)等指標的基礎上,對學者的每一篇論文進行評分,并累積計分來對學者進行評價和排名。通過我們的數學模型和算法,能夠分析挖掘出學者的代表性論文和創新性成果。具體積分排名規則如下。
學者的每篇論文積分=(作者排序位置積點*期刊積點 + 作者排序位置積點*被引頻次積點)*論文的文獻類型積點。
注意:暫未對撤稿及引起爭議的論文特殊評分。
本排名表中列表項目的說明:
1.國家:按學者發表論文署名最多的國家名稱獲取。
2.機構信息:按學者發表論文署名最多的機構名稱獲取,部分會進行人工干預,未人工干預的機構信息由機器翻譯。
3.學科:按照學者發表論文的期刊-學科進行對照分析。展示最多對應的兩個學科。
4.論文總評分:將學者全部論文的積分進行疊加的總積分。
5.論文篇均評分:該積分高表明學者更傾向于在高質量期刊發表論文。
6.H指數:全球學者庫的H指數和Google學術及其他任何網站的H指數都無法保持一致,全球學者庫的被引及自引數據采集自于期刊官方的參考文獻。我們的論文評估機制,不是簡單按照H指數排序,極端條件下,某位學者作為主要完成人僅發表了一兩篇被引幾萬次的論文,TA的H指數可能為1,但也會列入全球學者庫的前列;反之某位學者的H指數很高,但多數都不是主要完成人,TA的排名在全球學者庫也很靠后。H指數較低但排名高,表明該作者為主要完成人的某篇或幾篇原創性論文得到了巨量的引用。
7.論文數:除了期刊論文以外,還包括會議論文、甚至更正說明、通知等,該指標不具有任何評價意義。
8.代表作:進入學者主頁后,可以查看學者的代表作。代表作是學者得分最高的前10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