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嗎?
你知道近期它和怒江發生了什么趣聞嗎
看這里看這里
【賽事介紹】:[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由中國科協、自然科學基金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的一項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大賽具有廣泛的活動基礎,從基99層學校到全國大賽,每年約有1000萬名青少年加不同層次的活動,經過選拔,500多名的青少年科技愛好者、200名科技輔導員相聚一起進行競賽、展示和交流活動。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不僅是國內青少年科技愛好者的一項重要賽事,而且已與國際上許多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建立了聯系,每年都從大賽中選拔出優秀的科學研究項目參加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我們怒江的一名對科學創新充滿興趣的初三小姐姐在第29界怒江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這次她又邀約小伙伴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比賽, 通過答辯,參賽兩個項目成功晉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選手介紹】:楊涓涓,女,云南師范大學附屬怒江州民族中學2022屆初三207班學生。為人低調,踏實肯干,對科學創新充滿興趣。
【項目介紹】:以圖片形式展示(調查報告共9張圖片)
Part1:接觸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楊涓涓同學的姨媽阮燕是一名優秀的地理老師,她從1998年開始每年都組織學生參加瀘水市科協舉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帶著對科技創新有興趣的學生們收集資料、選擇課題、跋山涉水進行實地考察,之后根據考察結果寫出調查報告來參加比賽,耳濡目染的楊涓涓同學也對這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2021年,她終于有機會參加了這項活動。
Part2:初露鋒芒
得知瀘水市科協下發了參加比賽的通知,楊涓涓同學就邀約小伙伴一起報名了,并邀請了阮燕老師和周天霞老師作為她們的指導老師,指導他們參加比賽。
在兩位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她們上網收集了各種信息,選定了參賽的課題,準備了調查需要的材料。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怒江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的老姆登村進行了實地調查。通過實地觀察,她們體驗了怒族文化;和150客棧主人郁伍林叔叔進行交流,了解了鄉村生態旅游;又和游客進行了訪談,感受到了網絡宣傳強大的力量。
她們寫了《走進春天的150》這個調查報告并參加了比賽,獲得第29屆瀘水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成果項目二等獎,又在第29屆怒江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
Part3:向更高的目標進發
2022年3月27日,以“創新 體驗 成長”為主題的第36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通過網絡答辯的形式在線上舉行,她們的參賽項目從全省128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52個省級大賽網絡答辯。楊涓涓和她的兩位同伴一起參加了線上網絡答辯,經過云南省省級大賽組委會的分組一審評議和二審集中合議,她們的參賽項目《走進春天的150》獲得學生項目二等獎。
2022年3月27日下午,云南省第3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線上答辯在瀘水順利完成。由瀘水市第一中學阮燕、魯掌鎮中學周天霞兩位老師指導的參賽科技活動項目《走進春天的150》和由瀘水市第一中學夏光龍、阮燕及老窩鎮中學李光艷三位老師指導的參賽科技活動項目《老窩鎮榮華村松毛和泥石流的調查》兩個項目從全省128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52個省級大賽網絡答辯。
來自云南師范大學附屬怒江州民族中學2022屆初三207班的楊涓涓、瀘水市第一中學張凱、瀘水市魯掌中學楊欣雨,以及來自瀘水市第一中學楊杰捷、吳思璇、老窩鎮中學李楊莉兩組參賽選手分別介紹了各自參賽項目的調查背景、調查內容、調查的過程、調查的結果,通過討論給出了調查結論和建議,談到了參加本次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收獲,認真回答了評委老師的各項提問。
通過答辯,兩個項目成功晉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Part4:積極準備國賽
目前,兩個項目成功晉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此殊榮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將踏上新的征程。我和我的伙伴們將積極備賽,不負學校、老師、家長和同學的期望。也希望我們能在國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次科技活動在云南省第三十六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豐碩成績,得益于“雙減”背景下我州各中學積極落實相關工作,大力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努力創新、動手實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科學素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在“人人能發明,人人能創造,人人能創新!”的科技氖圍中,相信未來會涌現出更多的科技創新人才!
編輯:楊麗
審核:楊潔
監審:陳潔
在看點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