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因特殊原因無法正常開學,各級教育機構紛紛轉戰線上教育,學生居家上網課,以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的。即便是幼兒園的學生,在家里也沒閑著,還要接受“幼小銜接”的教育。
童年本應該是無憂無慮地玩耍,家長通過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幼兒園里學些規矩,適應集體學習生活,為入學打基礎即可。隨著教育內卷不斷下沉,眼下連學齡前兒童也在提前開始學習小學課程了。
2022秋季學期將有調整,幼小銜接有望納入小學課程?
幼兒園亦可稱之為托兒所,起初是為了替家長分擔帶娃難的問題而設立的早期教育機構。家長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里,就可以放心去上班了,這樣就能做到家庭事業兩不耽誤。早期的幼兒園以托管為主,帶著學生們做游戲,再淺教些兒歌或唐詩而已。
后來越來越多民辦幼兒園涌現出來,用更好的服務質量和教學質量,吸引大批家長。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家長覺得,同樣是上幼兒園,學生能學更多的知識,上小學后就會更輕松,就相當于贏在了起跑線上。
沒想到超前教學的現象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一個專門的機構叫“幼小銜接”,除了讓學生提前感受小學的學習氛圍以外,還教授小學課程。即便線下課停課,有些學齡前兒童,還在網上進行超前學習,實際上不僅對學生視力不利,也會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2022工作重點計劃可見,相關部門將會加大力度整治課外文化課輔導機構,包括幼小銜接超前進行小學教育的課程。
如果取消了幼小銜接班,學生不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怎么辦呢?官方表示,未來有望將幼小銜接的任務與義務教育無縫銜接,這樣家長就不用另外花錢報培訓班了。以后幼兒園大班畢業的學生,直接入學也不用擔心不適應的問題了。
官方針對小學教改一事予以回應
如今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的辦學宗旨,有很大差異。公立幼兒園主要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自理能力,卻很少教學生文化課知識。私立幼兒園看起來課程就豐富 多了,除了必要的游戲環節外,還會適當安排語文、算術課。
一些公立幼兒園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精通10以內加減法,還會背十幾首古詩,難免會感到焦慮,生怕落于人后,于是便形成惡性循環。
實際上學生只需要在入學前,掌握自理能力,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有正確的如廁習慣,懂得要遵守課堂紀律,聽老師指揮做事即可。學生可以適當進行興趣培養,不過文化課方面的知識,最好還是要到小學里系統學習。
據悉義務教育小學低年級階段,將把幼小銜接納入教學大綱,帶領學生從0基礎開始系統化學習。超前教育輔導班,為了讓家長看到學習成果,難免囫圇吞棗,讓學生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死記硬背,扼殺掉不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最重要的是,重復性的課程,會消耗掉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覺得上學枯燥無味,甚至會有厭學心理。因此學齡前兒童的家長,不要再把精力放在超前教育方面了,對學生總歸是弊大于利的。
家長開始擔心另一個問題
雙減政策落地后,小學一二年級取消期末考試筆試,也是為了給學生足夠的適應時間。不過家長又有了新的擔憂,小學一二年級過于寬松,沒有作業沒有考試,和幼兒園相差無幾。學生升三年級后能不能適應突然增強的學習強度呢?
學習是一件系統的事情,如果學生根基沒有打穩,后面學習的知識都將成為空中樓閣,經不起深度推敲。小學一二年級課程看似簡單,卻是未來所有學科的基礎,也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在課堂上,不是要以面面俱到為佳,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和思考能力。
學生面對未知的問題,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而不是老師沒講過的東西,就沒有解決思路。這也是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根本之處,還希望家長能夠及早扭轉教育重心,以免讓填鴨式教育毀了學生的一生。
今日話題:如何看待幼小銜接將被納入義務教育一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