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昂
作者:竹昂
26歲這年,小伙以穩居榜首的成績,入圍西北大學準博士生隊列。
與此同時,他的女友也順利成為西北大學碩士研究生。
原本,他與女友計劃次年結婚。
可是,他的準新娘再也等不到這場婚禮......
受鼻子呼吸不暢困擾
2019年西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結束后,楊超宇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準博士生。
暑假,楊超宇選擇留校學習。
但期間越來越嚴重的鼻子呼吸不暢問題,讓楊超宇萬分困擾。
這種癥狀其實持續有一年了,楊超宇此前到陜西省人民醫院做過檢查,確診的是鼻中隔偏曲。
當時,醫生判斷需要做小手術來根治,但因為醫保在山西老家,楊超宇便一直拖著。
2019年8月16日,離博士開學還有半個多月,楊超宇從西北大學回到了老家南政鄉。
這次,他想趁開學前,徹底醫治這個時常折磨人的病。
父親楊成說:“楊超宇回家后還是蠻高興的,家里的醫保手續已經全部弄好,他想著回老家手術能夠多報銷費用,而且還能見見我們”。
2019年8月17日,在楊成的帶領下,楊超宇來到了當地的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
做完檢查后,醫生的診斷與此前一致,為鼻中隔偏離伴有鼻炎癥狀,需要手術治療。
醫生向他們介紹,“鼻中隔偏離矯正”是耳鼻咽喉科的一個常規手術,難度低,為NNIS 0級手術,意味著風險系數也很低,他們可以放心手術。
經過細致的術前檢查,楊超宇的各項化驗及檢驗都正常,評估結果也為:無明顯手術禁忌癥。
由于是小手術,楊超宇當天沒有選擇住院,而是回家等待8月20日回院手術。
20日下午,楊超宇進入手術室,整個手術時長約為1小時。
術后,楊超宇在病房里的狀態不錯,捧著手機與室友及女朋友通過微信聊天。
室友趙陽稱:“手術前后都聊過,感覺他挺輕松的,還給我發送過躺在病床上,胸口貼著治療儀器的照片,當時我還開玩笑地回復了一個‘帥’字”。
那晚11點多,楊超宇還與女友韓一瑋通了一次視頻電話。
韓一瑋回憶:當時超宇鼻子塞著棉團,身體有點累,說起話來稍微有氣無力的,但其他一切看上去都挺正常。
而父親楊成看到兒子情況穩定,心里也是比較放心。
夜已深,接下來,所有人便各自休息了。
術后八小時狀況突發
凌晨,一場突發的慌亂,陡然降臨在楊超宇所在的病房。
從睡意中清醒,楊超宇先是感到蔓延至全身的疲軟,再者呼吸也開始困難。
父親楊成趕緊找來醫生。
醫生推斷,由于術后還不能進食,會產生虛弱現象,隨后便為楊超宇注射了葡萄糖等補液。
但數小時后,楊超宇的病情并不像醫生判斷的那樣簡單。
嘴唇慘白、惡心嘔吐、心慌、出冷汗等等加劇的癥狀接踵而至,此時已是鼻中隔偏離矯正術后的7小時許。
事發緊急,心血管內科值班大夫匆忙會診,同時化驗室加急檢驗血清。
報告結果顯示,楊超宇出現低血鉀,且為危急值。
緊接著,醫生使用微量泵對楊超宇進行補鉀,期間還將注射速度從3.0ml/小時的調至過5.0ml/小時。
但楊超宇任何的癥狀都沒有減輕的跡象,加之竇性心律過速,病情危急。
凌晨3點39分,耳鼻喉科主任接到報告后也趕至病房監測病情。
凌晨4點,楊超宇的父母接到了主任指示下達的病危通知書。
隨后,楊超宇開始進入意識模糊狀態,主任聯合科內所有人員立即投入最后搶救。
2019年8月21日上午,楊超宇心臟出現驟停,被予以氣管插管,機器心臟按壓,呼吸器輔助呼吸。
但奇跡沒有出現,上午10:00,心電圖顯示為了一條直線,26歲的博士楊超宇搶救無效死亡。
一場NNIS 0級的極低風險手術,短短的術后八小時后,卻帶來了無法料想的結果。
楊家自然還沒來得及從兒子回家的喜悅中脫離,可現在無論是什么原因,他們都不得不面對慘痛的現實。
從農村走出,求學之路刻苦勤奮
手里攥著兒子的照片,夫妻倆已泣不成聲。
楊父表示,有種天都塌了的感覺。
楊成夫妻知道,楊超宇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
楊超宇是留守兒童,夫妻倆外出務工,從小由奶奶照看。
他小時候除了有些調皮,但頭腦很靈活。
高中畢業后,楊超宇考入一所本科。
在南政鄉,走出一個大學生并不容易。
而楊超宇在入學后,也曾感受頗深地對父親楊成說,等畢業工作后賺到錢,要帶著全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不知何時,楊超宇把QQ簽名悄然地編輯為了:“我上大學來求學”,開啟了他刻苦的求學路。
2015年,本科畢業,楊超宇以第一名的斷崖式成績成為西北大學碩士。
滿分300分的專業課,一般人考到260分就算高分了,而楊超宇考了驚人的291分。
這樣的成績在西北大學研招的歷史上鮮有,還沒入學,楊超宇就成為了學校的“傳說”。
開學后,楊超宇沒有被這亮麗的光環束縛,反而加瘋狂地汲取知識的甘露。
據他的室友趙陽說:“超宇好像除了三餐跟休息,其余時間都在讀書。有時候,我和別的同學出去玩,叫超宇一起,他無一例外的都是向我擺手,表示拒絕。”
楊超宇的書桌上與柜子里堆滿了書,在西北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借閱數排行榜上,他次次位列其中。
據室友趙陽估計,在校期間,楊超宇讀了四百多本書。
楊超宇的博學,在研究所里也小有名氣。
所里留下的傳統,是相互辯論與分享閱讀體會,漸漸地,交流的地點聚焦在了楊超宇寢室。
趙陽感覺到楊超宇在一次次地討論中的變化。
楊超宇不僅看問題透徹,而且能把復雜的內容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這些,所里的其他同學都達不到。
楊超宇刻苦求學的態度與出色的學術能力,也讓導師張茂澤十分看好。
一些哲學書籍晦澀難懂,張茂林曾建議同學可以用抄書的方式加深理解。
而楊超宇為了研究哲學家熊十力,真的將《熊十力全集》總共十冊全都抄了一遍,十余本筆記密密麻麻。
在楊超宇的碩士論文致謝里,他將這段經歷描述為“拿命換回來的收獲”。
他寫道:“現在還記得讀第一卷時候的狀態,煩且不安,因為根本讀不懂一句話。就這樣試了好多次,最后一咬牙,決定以抄書的方式進行學習。一開始,光讀一頁都要半天,抄著抄著到后來一個月可以過兩卷,理論水平也大幅提升......”
三年磨一劍,楊超宇的研究生生活在不留遺憾中圓滿結束。
2018年畢業后,在面對未來發展路徑的選擇時,楊超宇第一次跳脫書卷,思考起現實。
工作還是讀博,兩個念頭在楊超宇腦中來回擺動。
楊超宇的夢想是將來留在研究所任教,一直從事學術工作。
但羈絆他的是不太富裕的家庭,家里靠父親一個人打工賺錢,而家中還有一個在讀書的妹妹,負擔依然很重。
那年博士招生結束,楊超宇都沒有做出決定。
直到第二年,他才決定繼續升學,并且是與女友韓一瑋一起。
寫小說年賺13萬
除了讀書之外,楊超宇喜歡參加各種類型的讀書會,女友韓一瑋就是在讀書會上認識的。
兩人志趣相投,很快就確認了關系。
約會的地點,他們常常選在圖書館。
受楊超宇的感染,大二的韓一瑋也開始向往著學術。
一年多過去,韓一瑋著手考研,而楊超宇碩士畢業。
此時,楊超宇被讀博還是工作困住,韓一瑋認為以他的能力,不讀博太可惜了。
猶豫之下,楊超宇始終未能做出決定。
他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一邊備考,一邊寫小說賺錢。
一年時間,楊超宇寫了三百余萬字。
他給許多網站都寫過,都市、懸疑、歷史、情感,都有涉獵。
楊超宇寫起小說也帶著拼勁,某天夜里,摔落在地的茶杯碎片割傷了他的手,楊超宇連夜跑到醫院包扎,回來后仍照常更新一萬字。
第二天,楊超宇發了條朋友圈:“這一晚,鍵盤上沾了我的血。”
一年過去,楊超宇獲得了十三萬的稿費。
日常生活開銷已經足夠,楊超宇還給家里打了一大筆,用于補貼家用。
盡管楊超宇通過寫小說賺了第一桶金,但他越發地感到自己喜歡的仍然是學術。
博士招生啟幕,楊超宇堅定地報了名,一年的半工半讀,他仍然以第一的成績順利入圍,導師仍是欣賞他的張茂澤。
與此同時,女友韓一瑋也順利升入本校碩士。
六月中旬,兩人先后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九月開學,他們便可以在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學習。
暑假,楊超宇選擇留校。
此時博士還未正式入學,但導師張茂澤看準了楊超宇實力,向他推薦“百年儒學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
7月12日,楊超宇作為會議最年輕的學者,陳述了“體用論”的研究匯報。
楊超宇深刻的見解,一時間讓學術界紛紛看向了這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小伙。
本是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暑假,但因為手術,因為低血鉀癥,暑假都還未過完,楊超宇的生命卻畫上了永久的句號。
原計劃次年結婚
從小帶楊超宇長大的奶奶,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意外,暈倒了好幾次。
妹妹也已經難受了好幾天,她哭著說,“哥哥本來要教我寫小說的。”
楊成夫妻終日以淚洗面。
在村里,兒子是驕傲,周圍的村民都說楊家充滿著希望。
兒子上大學后,楊成夫妻每每打電話,楊超宇也幾乎都在圖書館,小聲的說幾句就掛斷了。
漸漸地,他們也不多打擾,開始在心里默默念著、盼著兒子。
可現在,前途光明的兒子已經.......
痛心的還有楊超宇的女友韓一瑋。
兩人在一起兩年半,感情甜蜜而穩定。
在韓一瑋心里,楊超宇不只是他學習的榜樣,更是她未來的家人。
兩人曾一起商量過未來的打算,就在收到錄取通知后,楊超宇計劃次年與韓一瑋結婚。
韓一瑋說,離結婚就差定下一個具體的婚期時間了。
8月底,楊超宇的葬禮舉行,除了家人,趙陽等數名同學也趕到現場。
他們還帶來了導師張茂澤的悼文,導師難言悲痛,“失去這個優秀的學生,我有如孔子在弟子顏回去世后,曾對天大喊‘天喪予’的體會。”
現場揮淚如雨,送別了這位英才。
葬禮結束后,趙陽回到學校,準備將楊超宇的文章整理成集,為他出一本書留存世間。
趙陽的記憶里,見到楊超宇的最后一面也是因為書。
那時,楊超宇搬寢室,書籍很多,趙陽找了個小推車幫他運送。
路上,他推著車與楊超宇一前一后,兩人還不時有說有笑。
現在,韓一瑋將那些書從楊超宇的那間新寢室里搬了出來,安放的去向是自己的宿舍。
韓一瑋想將這些書都讀一遍,她覺得這是超宇陪伴她的獨特方式。
她在朋友圈寫下來有關超宇的最后一條文字:
“也許留住你最好的方式,就是向著你的方向,把自己變成你。之后,我要把你讀過的書全部讀上一遍,看不懂就學著你一本一本抄下來。你愛寫批注,看著你的字,剛好也算是陪我讀書了。”
歡迎關注同名
(工)—(重)—(浩):
十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