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在行動
雙減不停步 提質加速度
“雙減”實施以來,各地各校認真貫徹、積極探索,涌現出一批因地制宜、內涵豐富、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為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示范效應,省教育廳遴選了16個典型案例,現予以推廣,供各地各校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加快推進“雙減”“雙升”提質增效。
其中,西山區多所學校名列其中。
“雙減”后的首個寒假,西山區各學校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布置寫春聯、貼福字、設計年歷等寒假作業,讓同學們的寒假變得有益有趣。
書林一小給全校學生布置了剪窗花、貼春聯、了解春節禮儀、傳統體育活動……
棕樹營小學要求學生制作一個跟“虎”有關的手工作品、“虎”年年歷……
華東師大昆明實驗學校要求學生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此外,各學校還通過拍照、錄視頻、手抄報、繪畫等不同形式,讓學生了解記錄多彩的傳統習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棕樹營小學
巧用中教云平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學校以中教云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為抓手,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平臺搭載的豐富數字課程資源,幫助老師們快速找到適配的教學資源內容,拓寬課堂教學容量,成了老師們的線上助教。
老師們從教學方案設計入手,充分結合平臺資源,根據每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學情,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課堂教學中有效利用平臺視頻、音頻等資源和直觀操作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同時,利用平臺激發學生課前課后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未來,云南將切實發揮好中教云數字課程教材云平臺支撐作用,助力“雙減”政策走深走實。
書林一小
“七抓”課后服務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書林一小通過“七抓”課后服務,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
一抓課程設置,構建“書林+”課程體系(“書林”即以閱讀課程為基礎的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即多樣化校本課程),將學校課程與課后服務有機融合。
二抓課程管理,在做好課后服務實施準備、安全管理基礎上,以跨年級、走班制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并建立課后服務成果集中展示制度,激發學生獲得感和成就感。
三抓課程實踐,將學科知識與拓展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種植、手工、烘焙、書刊玩具交易等實踐操作體驗和博物館、勞動實踐基地等實地體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四抓教學方式優化,采取大小班結合、不同學段混齡編班創新教學組織方式,鼓勵教師探索大學科、大單元教學和教師之間合作教學。
五抓教育整合,強化學校教師課后服務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家長配合做好孩子管理,重視發揮專業機構協助作用,形成家校社協同推進的課后服務格局。
六抓教育評價,成立課后服務課程考核小組,制定評價細則,做實學生評價和質量評價,為提高服務質量提供決策參考。
七抓條件保障,以西山區政府財政補貼為主,對課后服務經費實行項目管理、專款專用,切實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
END
昆明西山發布
編輯:楊紫鵑
編審:吳慧芳 李成志
終審:王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