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作為最具競爭力的“鐵飯碗”崗位,最近幾年深受大學生的追捧,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公務員上岸,當成就業的終極目標。
被人們廣為熟知的3類“鐵飯碗”崗位,分別是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其中關注度最高的當屬公務員,薪資水平更高、福利待遇更好,但也是考生最難上岸的“鐵飯碗”崗位。
公務員考試分為省考和國考,省考主要是選拔鄉鎮公務員,而每年報考人數更多的則是國考,國考招錄的是直屬于國家的公職人員,未來的發展前景要好很多。
大部分了解過公務員考試流程的考生,都知道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面試、體檢和政審,筆試就像是公務員考試的“門檻”,如果沒能在筆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將無緣接下來的考試。
然而,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則是政審環節,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在筆試和面試過程中都取得優異的成績,就潛意識認為被錄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殊不知可能在政審環節被淘汰。
公務員政審再添新規定,3類學生將失去報考資格
近幾年,國家在飛速地發展和進步,隨之而來的是對于各個領域的提升,其中就包括對于公務員的改革制度,在原本嚴格的選拔制度中,有關部門又加強對于公務員政審的新規定。
隨著報考公務員的人數逐年增加,導致考生之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國家為了緩解大學生緊張的就業形勢,對公務員的招錄提出擴招,但面對龐大的畢業生隊伍也是杯水車薪。
其中,為了保證公務員考生的生源質量,公務員的招錄一直秉承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特別是對于政審有著明確的規章制度,考生的政審結果和成績無關,這3類學生將失去報考資格。
其一,在大學期間有過掛科、作弊等行為的大學生,畢業后參加公務員考試,會因為大學期間的違紀行為,導致政審不通過,從而錯失公務員上岸的機會;
其二,大學生曾公開發表過不當言論,包括有辱國家和人民,做過有損國家領土完整的言行等,這些都會視為政審不合格,也不會被錄用成為公務員。
其三,學生在大學期間入黨,最后卻因為一些原因被開除黨籍、留黨察看的大學生,也違背了政審的要求,這類大學生幾乎不能通過政審,考生很難通過層層的政治審查。
妍妍學姐有話說:
公務員的招錄關系到國家體系內職工形象,公務員作為公職人員,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還影響國家的形象,很可能一個不當的言行,就給整個國家蒙羞。
同時,國家給予公務員至高無上的權利,就是為了讓公務員更好地從基層做起,為人民入伏,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公務員可能出現的亂象,如何保證大多數人民的利益。
公務員考試在即,考生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1、認真備考理論知識
對于報考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只有在第一項筆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才有資格進到面試考試,否則都是妄想,并且筆試的成績還要排名靠前。
眾所周知,大部分的公務員崗位,單個崗位每次預計招錄的名額,基本上只有2~3個都是多的,所以想上岸的考生,筆試成績至少在前三名,這樣才能在面試爭取到更大的優勢。
2、調整好心態應對面試
對于考生而言,上岸的關鍵還在面試上,每年公務員考試中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表示成績第一名的考生,卻因為在面試發揮得不好,導致總成績沒第二名、三名高。
結果錯失上岸的機會,豈不是得不償失,而對于面試考試來說,考試面試時的心態則是最重要的,考生要調整好心態,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應對公務員的考試。
3、嘗試著寫社評
不管是申論還是行測,都是在考驗考生寫社評的能力,如果是初次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可以先跟著一些官V,嘗試著練習寫社評,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筆鋒,對考試有很大幫助。
結語:
報考公務員對于大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選擇,卻并不是唯一的工作機會,大學生畢業后決定考公固然重要,能夠擁有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并且社會地位極高。
然而,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而言,過于安逸的環境也會讓學生失去斗志,就像是在工作崗位上“混日子”難有所成。
今日話題:對于公務員政審的新規定,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