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住校比例高達九成以上,不同高校的宿舍整體環(huán)境相差十萬八千里,有的簡約干凈,有的豪華舒適,有的讓人實在無力吐槽。而按照國家標準,高校宿舍要實現(xiàn)“421”目標,也就是本科生4人一間,碩士生2人一間,博士生1人一間,可是實際上沒有幾個高校能夠達到這個標準。
宿舍是學生走出家門的第二個家,大家從四海八方匯聚在這里,不同性格的學生相遇,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每天結伴去上課,假期的時候一起出門團建,當遇到苦難心情沮喪時,還能得到來自室友的安慰。畢業(yè)之后也會常常想起難忘的大學宿舍生活。
現(xiàn)在有些大學生對大學宿舍生活并不感興趣,剛步入大學生校園沒多久,就開始在校外租房,搬離宿舍。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會以為學生談戀愛了,或者是為了享受更加自由地生活。而學姐作為過來人,直言很多大學生在校外租房,不是為了享受,而是另有原因。
大學生“校外租房”成為趨勢,請看實例分析
大學生住在宿舍很方便,上下課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還可以跟室友建立深厚的友誼。但有些大學生還是選擇在校外租房,四年下來需要承擔不少的租房費用,這究竟是為何?難道這些大學生人傻錢多?我們從一位大學生分享的經(jīng)歷,或許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原因。
這名大學生叫小楊(化名),她還沒到大學報到之前,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可是搬進宿舍后,發(fā)現(xiàn)跟自己想象中的大學生很不一樣。剛開始她跟室友相處小心翼翼,照顧其他人的習慣,擔心影響別人的生活。
相處一段時間之后,大家熟悉起來,室友們一些特有的小習慣逐漸暴露,平常生活變得越老越隨意。其中一個室友交了男朋友,每天晚上在宿舍煲電話粥,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影響了別人的休息。
還有一個室友喜歡打游戲,經(jīng)常喊得很大聲,而且常常熬夜。這些情況使她晚上睡不好,白天上課提不起精神,嚴重影響了她的學習和生活。最終出于無奈,她跟家長商量后,就直接搬出寢室,在校外租房居住,雖然額外承擔很多費用,可是為了“破財消災”,讓自己有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也算是值得了。
很多大學生都有小楊的經(jīng)歷,在校外租房純屬無奈之舉。并不像有些家長想得那樣,只是為了享受。通過小楊的分享,大學生在租房很多是出于兩個原因。
大學生“校外租房”現(xiàn)象為什么頻出?
原因一,跟室友相處得不愉快。大學室友之間學習和生活習慣有差別,難免會出現(xiàn)摩擦,發(fā)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長時間的相處反而讓關系變得越來越糟糕。
大學生無法跟室友愉快相處,可能是因為室友生活習慣不好,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就像小楊,生活在一個不習慣的環(huán)境中,很難將就下去,時間長了。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還會影響到身心健康。
還有些學生性格比較獨特,不適應宿舍集體生活,之前就看到一個報道,一名大學生從大二開始就住在宿舍走廊里,這并不能說大學生是錯誤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性格,通過在校外租房,讓自己擁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也算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原因二,宿舍基礎設施不好,居住環(huán)境不舒適。有些高校宿舍比較陳舊,基礎設施建設很不好,宿舍墻壁都是返潮痕跡,而且還會出現(xiàn)停水斷電對的情況,有些學生不適應這樣的居住環(huán)。跟家長交流之后得到理解,被允許在校外租房,畢竟每個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不同,有些學生家庭條件好,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家長也很嬌慣,選擇更好地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很多學生在校外租房,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無奈之舉。避免跟室友出現(xiàn)矛盾,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對學習也有幫助。可是,學生在做這個決定之前,要經(jīng)過深思梳理,校外租房要多花不少費用,而且還會感到孤獨,除了上課基本很難見到同學,不利于大學人際交往。所以,建議室友之間多互相理解,如果不是特別大的矛盾,就不要隨便搬出宿舍。室友之間在4年的相處中,會培養(yǎng)出深厚的友誼,讓你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今日話題:你跟室友鬧過矛盾嗎?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您聯(lián)系刪除)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在下方評論區(qū)發(fā)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