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貴為“鐵飯碗”重要的崗位之一,一直備受大眾的關注和追捧!
在我國,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被親切地稱為“鐵飯碗三巨頭”,是3類代表性很強的鐵飯碗崗位,也是最受考生歡迎的3類崗位,當然,正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這3類崗位也是如此,首先,最受歡迎的就是公務員,不僅薪資待遇相對較好,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極高,隨后就是事業單位,最后是國企,以招錄名額多、上岸幾率大為名。
說到事業單位處在中間位置,被大眾稱為“高不成,低不就”,既沒有公務員的社會地位,同時也沒有國企通過率高,就連福利待遇也和公務員相差很多,難免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就在去年國家致力于精簡事業單位編制崗位,隨后也對事業單位提出新政策,有望增加一項新的福利政策,事業單位的職工終于不用再羨慕公務員了。
事業單位再傳喜訊!將增加一項新制度
隨著國家針對事業單位的改革政策在穩步實施,畢竟有罰也要有賞,有關部門針對事業提出新政策,將增加一項新制度,主要解決了事業單位職工的晉升問題。
在新政中提到事業單位將實施職務和職級并軌,要知道這項新制度最早出現在公務員的晉升中,將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編制職工的薪資水平、福利待遇等,提高這些薪資待遇的水平。
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還針對目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職工,在薪資待遇上的差別,提出事業單位有望增加交通補助,初步預定基層職工每人每個月能拿到500元的交通補助。
這對于一個在事業單位基層工作的職工而言,直接抬高了薪資水平,并且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還會實行按勞取酬,也就是做得越多賺得越多。
妍妍學姐有話說:
近幾年,國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并不景氣,甚至可以說十分緊張,很多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先回家待業,長此以往,會造成社會上嚴重的人才堆積。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就業重心轉向公務員,然而公務員報考人數太多,實際錄取人數卻少之又少,導致大部分學生最后只能淪為“陪跑”,不如將重心轉向事業單位的招錄上。
哪些事業單位,更適合大學生的發展?
1、醫院、學校
首先,當屬醫院、學校這類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事業單位,同時也是維護民生發展的重要單位,教育乃國之根本,無論如何學校都不可能消失,因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
正所謂:人食五谷雜糧,就沒有不生病的,所以想要維系身體健康,就離不開醫院,在人們生病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醫生,所以學校和醫院,都是前景非常好的事業單位。
2、各種“局”:稅務局、財政局、民政局等
除了醫院和學校外,發展相對較好的事業單位當屬各種“局”了,處理各地稅務、財政等問題的事業單位,被稱為稅務局和財政局,主要是針對會計專業的招錄。
民政局是為了處理人們的婚姻、生育等問題,這些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能進到這些事業單位工作的人,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針對事業單位出臺“利好政策”,大學生抓住機會
大學畢業生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有很多,但當代社會職場內卷嚴重,畢業生們想獲得穩定且體面的工作,只能將目光轉向各類“鐵飯碗”,大多數考生則以公務員為主。
殊不知事業單位隨著國家不斷地重視,并且相繼出臺很多“利好政策”,使得現在的事業單位已經今非昔比,事業單位職工享受到的薪資待遇,正在趨近公務員的水平。
相信在國家不斷地改革和發展下,未來事業單位的發展前景,不見得一定比公務員好,至少相比于公務員,事業單位上岸的幾率更大一些,前提是大學生足夠優秀。
結語:
大學生在報考事業單位的招錄時,也要提前了解,在事業單位的眾多崗位中,大致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有編制崗位和無編制崗位,并不是大學生進到事業單位就一定有編制。
而大學生想要擁有穩定且體面的工作,不用擔心隨時會失業,就要努力向著事業單位的編制崗位沖去,畢竟編制才是最實際的,這點大學生一定要重視起來。
今日話題:事業單位出臺“利好政策”,你有心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