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教師將主管局告上了法庭。
這次不是為了職稱,這名教師也應該受到處分,因為,這名90后英語女教師,一次體罰20多名學生,有多名學生腿部、臀部、背部等部位瘀血、紅腫。
這是發生在宿州市博雅實驗學校的事,當事人是英語教師許某某。體罰的起因是這20多名學生考試未能達到預定的分數。作為班主任的許某某,就用笤帚對學生進行了體罰。
說真的,作為同行,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說這位許老師,現在的教育大環境之下,體罰學生那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還一口氣體罰20多人,造成那么大的不良影響。不知是怎么想的!
為此,許老師付出代價被處理,也是其應該承擔的。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很快,當地教體局就做出了處理:給予博雅實驗學校年度辦學年檢不合格等次,警告處分;責令學校辭退涉事教師許某某、班主任李某某;初中部校長免職;學校向學生和家長公開道歉;對涉事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應該說,這個處理決定還是很嚴厲的,也確實需要下重手,連該班班主任都受到“牽連”跟當事教師許某某一起被辭退了。
對于這樣的處理決定,筆者認為應該點贊!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筆者就不以為然了。學校、教師、校長都受到了相應的處理,事情按理說也就結束了。
可是,教體局很快又“補了一刀”:撤銷許某某的教師資格。
本來,辭退也就屬于頂格處理了,沒想到,又來了這個“補刀”,可謂是定頂格的頂格,兩次處理,雙重頂格。
對于這個行政處罰,許老師不能接受。老實說,換了我也不會接受,也可以說,換了誰都不能接受。
這個處罰決定,不僅是拿了教職,連將來從事教師職業的資格都沒有了,教師職業的門檻都跨不進去了。這也太狠了!
處罰的目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真的不知道,教體局為何要補這一刀?
于是,許老師將教體局告上了法庭,理由有二,一是體罰有錯,但已責令學校辭退了自己,已經處理過了;二是適用的法律法規錯誤。
法院受理了這個案子,一審法院認為,教體局適用法律錯誤,判決撤銷這個處罰決定。
教體局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許老師贏了官司!
這次,我為法院點贊。
我很有點瞧不起當地的教體局。作為教育主管局,竟然連法律條款都用錯了,而且,哪里有處理之后再來補刀的道理!
不過,即使如此,我心情還是好不起來,還是有不少話要說,要提醒同行們: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不能只會埋頭拉車,一定要抬頭看路。
我們現在還是有不少老師,只知道拼命工作,而很少能做到與時俱進地學習。這不是什么空話套話,這是為了保護自己。
到現在還有教師體罰學生,而且,這樣的消息還不少,這不能不說是教師的悲哀。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得體罰學生。作為教師,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有老師可能會說,現在老師對學生有了懲戒權了。是的,確實如此,但是,懲戒不是體罰,必須搞清楚。
何況,退一萬步 說,這是懲戒吧。在懲戒規則里明確規定,不得因學生成績差而懲戒。你看,即使是懲戒,也不允許因為成績差而實施。
如果學習了,對這些很清楚,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宿州這位許老師,到了后來倒是學起了法律,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了。如果之前能做到這樣,也就不至于一次體罰20名學生了。
遵照學校的要求,執行教育部門的文件,做該做的事情,履行自己該履行的職責,這就夠了。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其次,不要再以對學生負責的名義而違規了
現在有不少老師,違規之后被學校、上級部門處分了,就喊冤叫屈,說是對學生負責,才這樣做的。
也有人為這位許老師叫屈,認為對學生負責。作為老師,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對學生負責,就不能對學生造成傷害。對學生造成傷害的負責,說好聽點是好心辦壞事,說不好聽的,就是以負責為幌子,肆意胡來。
明明規定了作業量,你偏偏不聽,非要讓學生做到半夜完不成。在你看來,這是對學生負責,在家長看來呢,也是這樣嗎?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作為老師,一定要學會站在家長的角度上去想問題,不能總是從自己出發。
等到事情發生了,自己被處理了,再去說什么負責,喊什么委屈,又有何用?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第三,別聽瞎忽悠,教師就是一很平常的職業
教師這一職業,跟其他職業不同,因為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只是職業特點,不要想太多,總是扯到很多高大上的形容詞上面去。作為教師,一定要清楚,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這世上,所有的職業,都是跟其他職業不一樣的,教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所有的職業,都一樣必須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教師也一樣,履行好職責就行。
對于如今的國情發展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培養更多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而不是翻譯家!
很多專業研究學者都發聲痛斥道:“放棄物理等于放棄國家的未來!”
我們且不說讓孩子讀好數理化,是為了“科技強國”這個偉大的理想。就單單從眼前的應試階段來說,數學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科目。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珊⒆涌催@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