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腦子里充滿奇思妙想的7歲男孩,最近成為爭議的人物。
這緣起于這一天,他穿了一件裙子上學,然后,他就成了學校輿論漩渦的中心,老師和同學看他的眼光不一樣了。但他還是那個他,就僅僅一件裙子,就改變了那么多。
這是一個8歲孩子所不能理解的,他還不知道,標新立異自古以來,都是令人側目,很多時候,甚至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的。
而這次穿裙子上學的機會,對于這個名叫樂樂的7歲男孩來說,也并非容易。當他鄭重地向爸爸提出這個要求后,爸爸并沒有答應,而是召開了家庭會議,經過全家人的討論,最后才批準了他的要求。
于是,他興高采烈地穿著裙子來到了學校,心里想到男同學的羨慕目光,女同學嘰嘰喳喳夸他裙子漂亮時,他的笑容一刻都沒有離開過。
但是,樂樂的想象沒有出現,而接下來,老師們的做法,很讓他不解,他的心情很快晴轉陰,心里甚至淅淅瀝瀝下起了陰冷的雨。
同學們的打趣樂樂并不會放往心里去,因為他是個樂觀開朗的男孩,也許在穿裙子上學的想法時,已經想到了同學們的表現。
不過,讓他不能不在意的,是老師。
第一個老師,是道德與法治課的老師,這位老師幾乎用了一節課的時間,批評樂樂標新立異,穿奇裝異服。
別說八歲的孩子不懂,就是筆者這樣的成年人,也不懂,這樣的標新立異錯在了哪里?這樣的批評,讓一個8歲的孩子,如何承受得了?
另一個老師是體育課的老師,在上體育課前,樂樂已經提前換好了褲子,但體育老師還是把他叫了出去,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真的不能理解,學生已經按照規定,換了上體育課的衣服,體育老師干嘛還要如此“多管閑事”。樂樂穿裙子,跟這節體育課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
當然,在樂樂挨批的時候,家長也早已接到了班主任的微信:“不要讓孩子穿奇裝異服來上學。”
后來,家長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一時間網上評論如潮,超過兩萬條。可見對于樂樂穿裙子上學這件事,公眾的意見分歧還是很大的。
對于這件事,因為主角是一名小學生,發生在學校,這當然是教育課題,所以,筆者從教育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家長和老師在這件事上做法的正誤。
這位家長真的很懂教育。
首先,家長在家里講民主,尊重孩子的意見。從這件事上來看,樂樂的爸媽是在家里講民主的家長,懂得對孩子的尊重。具體到這件事上來看,這是兩位懂教育,會教育的家長。
樂樂是個腦子里充滿奇思妙想的孩子,實際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如此。而如何保護和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很多孩子想象力會枯萎得那么厲害,這是家長的態度決定的。
毫不客氣地說,孩子的想象力,往往都是成年人扼殺掉的,這其中,家長和 老師,起著最重要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錢學森之問,其答案其實就在這里。我們的老師和家長,都用成人的思維去要求和訓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想象的翅膀,終于折斷,再也飛不起來了。
其次,家長把這次穿裙子,當作對孩子性教育的契機。
正如很多網友擔心的那樣,認為讓男孩穿裙子,對孩子的性別定位和形成,會產生影響。樂樂的爸媽其實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他跟孩子進行了很好的溝通。之所以同意讓孩子穿裙子去上學,就是要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到男孩與女孩在服飾上的不同。
教育,是必須經過體驗這個過程的。家長很懂教育,讓孩子親身經歷。后來,樂樂對于穿裙子不再那么熱衷了,偶爾還會穿,這就是過程。
三位老師,都可怕地省略了教育的過程
在這件事上,筆者感到很遺憾。本來是專業人士的教師,反而顯得不懂教育。看到學生穿裙子來到學校,馬上給出結論:大逆不道,標新立異。
班主任給家長微信提醒,竟然不是要求學生按規定穿校服來校,而是“不要穿奇裝異服”。裙子就是奇裝異服嗎?如果學校有規定,就把規定告訴家長,直接安了個“奇裝異服”的罪名,實在是極為不妥的。
道德法治的老師,用了一節課的時間,來批評 一個穿裙子的小男生,太小題大作了。男孩子穿裙子,是洪水猛獸?
體育老師也多管閑事,在樂樂換了褲子上體育課的情況下,還要單獨批評一番,也是用心良苦。
這三位老師,都忽略了教育的一個最基本的常識,那就是教育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讓受教育者自主體驗,教育者進行引導,從而讓被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三觀。
無論是道德情感思想價值觀的教育,還是學科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學習者主觀體驗的參與。任何教育,都無法省略過程,省略體驗。
然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多少人只盯著結果,而忽略甚至省略了過程了呢?這個,沒法統計,但令人不安。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家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別錯過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面的書籍,玩一些數學游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寧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家相比,并不出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面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里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了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累!家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于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家長們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家長表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別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了。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許多家長表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