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認知天性》—— “后刻意練習”時代的到來
我們究竟應該怎么進行檢索練習呢?如何能形成長期記憶,使得學習更加有效?
有間隔的刻意練習
實驗已經證明,只有當練習被分散安排在有規律時間間隔的培訓里的時候,才更為有效。集中練習可以快速收效,但隨后而至的快速遺忘卻不被人們注意。有間隔的練習,穿插安排其他的學習內容,加上多樣化的練習,會讓你把學到的東西掌握得更牢固,記憶得更長久,而且更為實用。
為什么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更有效呢?因為我們向長期記憶中儲存新知識,需要一個鞏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中的記憶痕跡,也就是大中有關新知識的心理表征,需要被定義,并且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快速的頻繁練習只會產生短期記憶,持久的長期記憶需要進行心理演練和其他鞏固過程,因此有間隔的練習才更為有效,再經過遺忘之后,再次進行檢索,進一步加強記憶。
穿插進行練習效果更好
什么是穿插練習?假設你是公司的培訓人員,想要教雇員一套復雜的新工序,其中包含10個步驟。通常的培訓辦法是先訓練步驟1,重復多次,直到被培訓者似乎已經掌握。然后進行步驟2,再重復步驟2直到雇員掌握,像這樣依次進行,學起來似乎速度很快。穿插式的練習是什么樣的?你先練習幾次步驟1,然后跳到步驟4,然后到步驟3,接著是步驟7,這樣進行。
用穿插安排的內容練習,效果肯定比集中練習要慢。但研究清楚地顯示,從掌握知識和長期記憶上看,穿插練習遠比集中練習的效果好。
多樣化練習可以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
研究顯示進行不同種類的練習,會使用大腦不同的區域。所以通過多樣化的練習,比集中練習效果更加的明顯。但是多樣化的練習更富有挑戰性,大腦中一個學習更高級運動技能的區域似乎可以通過這種難度更大的處理方式鞏固你學到的運動技能。
通過難度較低,集中式的練習學到的東西,會被編成一個更簡單,更直白的心里表征,而多樣化,難度高一些的練習可以消耗更高的腦力,使大腦形成一個更靈活的心理表征,適用范圍也會更廣。
在一次學習動詞的測試中,有的實驗對象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同一種變位,而其他人則練習一個詞的多種變位。等到拿前者練習的變位來考這兩組人時,后一組人的表現反倒更好。
有研究表明,人們可以通過穿插練習與多樣化練習來提高辨識能力。記憶與辨識需要“事實性的知識”,這可以被視作比“概念性的知識”低一個層次的學問。這種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辨識并區分復雜的原型(例如同一科物種的相似性),能幫助他們領悟背景差異與功能差異。
最為有效的檢索練習
最為有效的檢索練習,是那些可以反映出你今后如何運用自己知識的檢索練習。決定你今后知識運用水平的,不僅是你知道些什么,還有你如何把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來。
每天的反思也是一種有間隔的檢索練習,通過對知識學習的總結也會給我們形成正反饋,使得我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的鞏固。
所以,我們學習要:檢索、有間隔、有穿插的練習、多樣化練習、反思,以及細化。